堤,汉语常用字,读音是dī,基本含义:用土石等材料修筑的挡水的高岸:河堤。该文字在《礼记·月令》和《荀子·王制》等文献均有记载。
堤的常用组词有堤工 堤捍 堤火;包含堤的常用成语有堤溃蚁孔。
字源演变
统一规范简化为“堤”
dǐ端纽、支部;端纽、荠韵、都礼切。
dī端纽、支部;端纽、齐韵、都奚切。
形声字。从土,是声。战国古玺为左“是”右“土”,后世则左“土”右“是”。“堤”读dǐ,为“坁”的异体字。《说文》:“堤,滞也。”段玉裁注:“此篆与坁篆音义皆同。”读dī,同“堤”,堤坝,沿江河湖海修筑的防水建筑物,多用土石构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初,宋芮司徒生女子,赤而毛,弃诸堤下。”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堤
dī
用土石等材料修筑的挡水的高岸:河堤。海堤。堤岸。堤坝。堤防。堤堰。
详细字义
堤
隄
dī
【名】
(形声。从土,是声。本义:河堤,堤坝)
同本义〖dike;dyke〗
隄,唐也。——《说文》
完堤防。——《礼记·月令》
脩堤梁。——《荀子·王制》
河堤绕绿水。——唐·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
又如:河堤;海堤;堤埽(堤和埽。亦泛指堤坝);堤唐(高出地面的中庭甬道)
陶器的底座〖base〗
蓼菜成行,瓶瓯有堤。——《淮南子》
堤岸,堤坝
dī’àn,dībà
〖dikesanddams〗堤和坝,泛指防水、挡水的建筑物
堤防
dīfáng
〖dike〗堤
修固堤防
堤埂
dīgěng
〖dike;dyke〗用泥土筑成的较矮的堤。也叫“堤埂子”
这条堤埂很长,很宽
堤溃蚁孔
dīkuì-yǐkǒng
〖adam(ordyke)burstsbecauseofant'scares〗堤坝因蚂蚁洞而崩溃。比喻忽视小处会酿成大祸
臣闻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汉·陈宠《清盗源疏》
堤坡
dīpō
〖dike-sides〗堤两侧的倾斜成坡部分
堤围
dīwéi
〖dike〗围在边缘的堤
堤垸
dīyuàn
〖dike-likebuilding〗类似堤坝、用来防水的建筑物
修复堤垸
古籍释义
经籍籑诂
或作堤○~谓之梁【尔雅释宫】○大曰~小曰塍【文选蜀都赋】峻岨塍埒长城刘注○~防也障也【尔雅释宫】李注○~谓高为之也【周书作洛】~唐注○~限也【汉书东方朔传】集注引苏林○~谓积土为封限也【后汉班彪传上注】○~所以防水【荀子王制】脩~梁注○堤瓶瓯下安也【淮南诠言】瓶瓯有堤注○~或作堤古字耳【山海经北山经】~山注○~古文堤同【一切经音义二】○【礼记月令】完~防释文~本作提。
康熙字典
堤【丑集中】【土部】康熙笔画:12画部外笔画:9画
《广韵》是支切《集韵》常支切,音匙。堤封顷亩。《汉书》作提。《颜师古曰》提封者,大举其封疆也。
又《广韵》都奚切《集韵》《韵会》《正韵》都黎切,音氐。防也。
又物之下安者曰堤。《淮南子·铨言训》瓶瓯有堤。
又《集韵》匀规切,音畦。沐堤,郡名。
又地名。鲧堤,在直隶淸河县西,相传鲧治水所筑,侧有廉颇墓。
又大堤,在襄阳,宋隋王诞为襄阳郡,闻诸女歌,因作大堤词。《韩愈·送李逊赴襄阳诗》风流岘首客,花豔大堤倡。
又《广韵》都礼切《集韵》《韵会》《正韵》典礼切,音底。滞也。筑土遏水曰堤。亦作底,刘兆曰:缘边也。与堤通。《正韵》堤本上声,无平声。後人相沿作平声用。
说文解字
堤【卷十三】【土部】
滞也。从土是声。丁礼切
说文解字注
(堤)滞也。滞者、冰也。按此篆与坁篆音义皆同。国语曰。戾久将底。底箸滞淫。左传曰。勿使有所壅闭湫底。杜云。底、滞也。释诂底底皆训止也。底字与坁堤字、音虽别而义略同。俗用堤为堤、则非。从土。是声。丁礼切。按本在纸韵。读如氏。後乃转入荠韵。十六部。
原创文章,作者:来自网友投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dyww.cn/article/20230106128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