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化石(1978年艾青创作的诗歌)

《鱼化石》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78年创作的一首新诗。《鱼化石》是诗人艾青“归来”之后吟唱出的一曲独具特色的歌,作为咏物诗,它借助对一种生物被无故尘埋的血淋淋事实的描述,抒发了对于逝去生命的祭奠与悼惜之情。全诗分节匀齐,诗句和谐,抒情自然,语言有一种朴素美。

简介

被誉为"诗坛泰斗"的艾青,他的诗歌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善于把象征性的抒情同哲理性的思辨结合起来,抒发对生活、对生命、对人生的真知灼见。《鱼化石》就是其中的不朽力作。

内容

【诗歌鱼化石】壹:

鱼化石

艾青

鱼化石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察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当死亡没有来临,

把能量发挥干净。

【诗歌鱼化石】贰:

鱼化石(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

卞之琳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

你真象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赏析

艾青的《鱼化石》是一首哲理诗。他从鱼化石中获得了从亲历的特殊体验中所总结的惨痛的人生感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并且通过象征手法,用鲜明生动的意象、朴素平凡的语言,道出了最普通、最基本的人生哲理。

诗的前六节写得相当精彩,形象描述了一条鱼从富有生命力到无缘无故地遇难到变成为化石的演化过程。这条鱼在遇难之前是多么富于朝气和活力:“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它又是那样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

鱼的这种健康、快乐和无所不能的生命情态不禁使人们联想到风华正茂如日中天、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虎虎青年,他们在人生的黄金季节里大有作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其气吞寰宇的风度和傲视一切的胸怀令人振奋与鼓舞。

可惜的是,“天有不测之风云”,火山的爆发,或者地震的发生,不幸将鱼儿年轻的生命掠夺而去,它被尘埋了无数个世纪,直到地质队员从岩层发现时依然栩栩如生,青春的风采依然,活跃的情态照旧,只是此时的风采和情态已经定格,已经符号化,生命的内蕴已经抽空,成为化石的鱼是沉默的,沉默得“连叹息也没有”,所有的器官都是完整的,但它已“不能动弹”,“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远天和近水,也听不见浪花翻腾的声音。

这种缺乏生命灵动、徒具形式的完整又有何意义?在莫大的天灾人祸面前,人类往往显得异常渺小和脆弱,当人们目睹一个活泼的生命突然复灭,除了深切的哀惋与沉痛的祭奠,人们又能做些什么?

诗人既是在对无辜的鱼儿进行祭奠,也是在对自我生命进行悼惜。曾经,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浩劫,无缘无故地夺去了诗人十多年的光阴,十多年啊,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宝贵的,一个人一生又有几个十年?因此人们可以看到,诗中鱼的遭遇正是诗人遭遇的某种象征。

不仅如此,鱼的遭遇还象征了所有如艾青一样受到社会不公平待遇的知识分子共同的遭遇。诗评家谢冕说道:“《鱼化石》当然有诗人自传的性质,但它提供了典型的意义。这不是一个关于一条鱼死亡的故事,而是一个涉及不同的鱼而拥有一个共同的不幸和悲剧命运的故事,这就是前面说的‘联想到众多的鱼变成了化石’。这是个人遭际与时代风云的叠合。”

最后两节直接点明了诗的主旨,诗人将鱼化石形象的写照延伸到对于生存规则和斗争哲学的阐发上来。诗人告诉人们:生命来自运动,斗争显示生存,这是亘古不变的生命逻辑。这个哲理的提炼与阐发,对于鱼化石来说,应该还是较贴切的。但我认为,最后两节给人狗尾续貂的感觉,对于整首诗来说,它不仅没有达到思想的升华和艺术的提升,反而从某种程度上削减了“鱼化石”这个独特象征物意蕴的丰富性。

同时,最后两节阐述的生存法则与斗争哲学也并不新鲜,还保留着明显的文革思维烙印。因此,同样是咏物诗,有直接的主题阐发的《鱼化石》,也许还比不上没有直接阐发、只有形象暗示的《礁石》那样富有审美意味和艺术感染力。

《鱼化石》表达了归来主题,是历经磨难后深沉的生命思考,既有鲜明的个人特征,又包含丰富的社会内容,体现出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诗句“但你的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令人联想到鲁迅著名散文诗《死火》。“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在这里有双重含义,既指在环境所压抑和窒息者已失去生命活力,又似乎指在重获自由后仍对外界毫无反应的行为的怀疑。​

原创文章,作者:来自网友投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dyww.cn/article/20221114112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