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真鲈科花鲈属动物)

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又称花鲈、寨花、鲈板、四肋鱼等,俗称鲈鲛,与黄河鲤鱼、鳜鱼及黑龙江兴凯湖大白鱼并列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我国的鲈鱼品种以松江鲈为主,又名四腮鲈鱼,也称虎头鱼。 

基本简介

中文里共有四种鱼类都可以被称为鲈鱼,分别是:海鲈鱼,学名日本真鲈,分布于近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汇处。

松江鲈鱼,也称四鳃鲈鱼,降海型洄游鱼类,最为著名大口黑鲈,也称加州鲈鱼,从美国引进的新品种。

河鲈,也称赤鲈、五道黑,原产新疆北部地区

以下着重介绍第一种海鲈鱼(日本真鲈、花鲈)。

日本真鲈,商品名为海鲈鱼,又称花鲈、七星鲈、鲈鲛,地方名有寨花、鲈板、四肋鱼,等等。

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及日本的近岸浅海;中国沿海均有分布,喜栖息于河口,亦可上溯江河淡水区。

国内以东海舟山群岛、黄海胶东半岛海域产量较多,为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

形态特征

体长,侧扁,背部稍隆起,背腹面皆钝圆;头中等大,略尖。体长可达102厘米,一般重1.5-2.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以上。

吻尖,口大,端位,斜裂,下颔稍突出于上颔,上颌伸达眼后缘下方。两颌、犁骨及口盖骨均具细小牙齿。

前腮盖骨的后缘有细锯齿,其后角下缘有3个大刺,后鳃盖骨后端具1个刺。

体被小栉鳞,侧线完全、平直。体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银白。体侧上部及背鳍有黑色斑点,斑点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背鳍两个,仅在基部相连,第1背鳍为12根硬刺,第2背鳍为1根硬刺和11-13根软鳍条。

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7至9枚,背鳍、臀鳍鳍条及尾鳍边缘为灰黑色。

鲈鱼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也能生活于淡水。

生活习性

自然分布

鲈鱼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也能生活于淡水。

栖息环境

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均产,东海、渤海较多。

食性

性凶猛,以鱼、虾为食。

为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主要产地是青岛、石岛、秦皇岛及舟山群岛等地。渔期为春、秋两季,每年的10~11月份为盛渔期。

渔业养殖

1、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池。每口池塘5—8亩,呈长方形,南北走向较好。要求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池岸牢固,池深2米。他底要埋设进、排水管道。同时配备1~2台1.5KW的增氧机,养殖场要有发电备用机组。临放养时要做好池塘清淤消毒,可在放苗前一周每亩用50公斤生石灰或5~10公斤漂白粉干池泼洒消毒。放苗前要施肥培养池水的基础饵料,使池水呈油绿色或茶褐色为宜。

2、从海区捕捞的鲈苗(体长1.5~2厘米),要经过淡化至盐度4—7‰后投入暂养池(盐度1‰),放养品种以北方海区天然鲈苗最佳,由于理化因子不同,苗种生长快,个体大,可缩短养殖周期,增加经济效益。暂养池放养密度控制在每亩1~2万尾,要经常对池塘冲水增氧。下池第2天开始投喂浮游动物、红虫等鲜活饵料,慢慢将鱼浆、浮性颗粒配合饵料与鲜活饵料混合投喂,逐渐驯化至投喂搅碎鱼糜、浮性颗粒饲料。

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5%,分3次投喂。暂养期间每周用0.3ppm强氯精或15ppm福尔马林泼洒消毒一次,在开始投饵前3天,每50公斤鱼内服痢特灵0.5克、土霉素3克、维生素C1克,每天拌饲投喂一次,连服3天。经过20多天饲养,鱼长至4~6厘米可进入大池分疏饲养。

3、饲养管理

将鲈苗过筛后按大小分池饲养。放养密度一般为2500~3500尾/亩。水深1.5米以上,要保持池水适宜肥度,以透明度在30厘米,水色呈油绿色为宜。每天投饲两次,主要饲料为搅碎的鱼糜和浮性颗粒饲料,饲料中要添加维生素B、C,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每月还要将土霉毒、红霉素、维生素药物拌饵投喂2次,每次连服3天。

同时定期用0.4ppm强氯精或20ppm福尔马林对池塘全池泼洒消毒。药物防治要慎用敌百虫、硝酸亚汞等药物。每天做好巡塘管理,在夜间或天气闷热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发现池水变坏要及时排换水,保持池水清新。

病害防治

1.眼球白烛症

症状:多见于春夏鱼种阶段。眼球出现白点,逐渐扩大遮盖整个眼球,严重者眼球突出脱落。此病可由饵料不新鲜、维生素缺乏而引起。

防治:更新养殖水体,投喂新鲜饵料、饵料中添加维生素(尤其添加B)。

2.水霉病

症状:鱼体出现絮状细菌,病鱼浮上水面慢游,食欲不振,消瘦死亡,多数为鱼体受伤后感染所致。

防治:更换新水,保持良好水质,以6×10-6的孔雀石绿药溶5~10min。

3.皮肤溃烂病

症状:以高温季节多见。鱼体局部脱鳞,充血溃烂。多因鱼体受伤引起细菌感染所致,病鱼食欲不振,上浮慢游,消瘦死亡。

防治:以20×10-6加氯霉素(或呋喃西林)药浴4~5h。

4.肠炎病

症状:病鱼腹胀肛门红肿、有黄色粘液流出,鱼消瘦、食欲不振、重症者死亡。由饵料变质和饵料食脂高引起。

防治:以0.1%的添加量配制呋喃唑酮药饵,连续投喂5~7天。

5.鱼虱病

症状:鱼体寄生鱼虱,病鱼犯游不安,靠池壁摩擦,重者鱼体消瘦死亡。

防治: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使池水含药量达0.25×10-6~0.3×10-6,隔3天再施药一次,一般两次用药可治愈,也可用纯淡水浸浴2~3分钟,鱼虱也可自行脱落。

6、黑体病

病原:不明。

症状:病鱼身体黑瘦,不摄食,反应迟钝,常游离于水体表面。

流行情况:发病季节4~6月份,体长1Ocm以下的苗种易感染此病。

防治方法:尚无有效防治方法。应加强苗种检疫,病鱼及时隔离、销毁。

有毒吗

《嘉佑本草》:“鲈鱼,多食宜人,尤良。又暴干甚香美,虽有小毒,不至发病。”

忌食:根据前人经验,患有皮肤病疮肿者忌食。鲈鱼忌与奶酪同食。崔禹锡:“鲈鱼肉多食发痃痔疮肿,不可同乳酪食。”

《随息居饮食谱》:“鲈鱼,多食发疮患癖,其肝尤毒。中其毒者,芦根汁解之。”

鲈鱼本身没有毒,食用不会引起中毒。但鱼头和鱼的内脏尽量不要吃,鱼的毒素都聚集在那里。

世界上有毒鱼类包括:蓑鲉、鲶鱼、鲉、鲈鱼、豹蟾鱼、刺尾鱼、河豚等。所以鲈鱼的刺有毒,被鲈鱼刺伤之后被伤的地方就会肿很大,但是很快就会消去。

而关于“买鲈鱼遭刺要锯腿”的消息大家不必恐慌,“吃鱼锯腿”的致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是水体中广泛分布的常在菌,人感染率甚至比百万分之一都要低。水产专家表示,无需因此个案而“闻刺色变”。

原创文章,作者:来自网友投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dyww.cn/article/20221118114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