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矛头蝮(爬虫纲原矛头蝮属动物)

原矛头蝮(学名: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又名为龟壳花,为蝰科原矛头蝮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烙铁头、笋壳班等、老鼠蛇和恶乌子等,是台湾六大毒蛇之一。头长呈三角形,头长约为其宽的1.5倍。龟壳花常与无毒的拟龟壳花混淆,拟龟壳花的头部较圆。原矛头蝮为管牙类毒蛇,有剧毒。

原矛头蝮

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

中文俗名:原矛头蝮、老鼠蛇(福建德化)、龟壳花(闽南及台湾)、恶乌子(四川西南)、笋壳斑(四川西南、福建建阳)、野猫种(浙江)、蕲蛇盖(浙江)、龟壳花蛇。

英文俗名:Pointed-scaled pit viper。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Cantor,1839)

模式产地:印度阿萨姆。

生境:生活于丘陵及山区,栖于竹林、灌丛、溪边、茶山、耕地,常到住宅周围如草丛、垃圾堆、柴草石缝间活动。川西牧区的剧毒蛇,吃鸟和小型兽类。卵胎生。

海拔:82~2200。

国内分布: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

国外分布:印度(阿萨姆),孟加拉国,缅甸。

濒危因素: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药用:中医传统理论认为原矛头蝮身体有止痛的功效。

形态特征:头长呈三角形,头长约为其宽的1.5倍。颈细,头背布有很多细鳞片,吻较窄,两鼻间鳞较小,隔有数片更小的鳞片。左右两眼上鳞之间一横排上有小鳞14–16片。鼻鳞与颊窝鳞前缘之间有1–数片小鳞。体长1米左右,体背颜色棕褐,在背部中线两侧有并列的暗褐色斑纹,左右相连成链状,腹部灰褐色,有多数斑点。有夜行性。

濒危因素: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

药用:中医传统理论认为原矛头蝮身体有止痛的功效。

保护等级:“三有”名录。

生活习性

生活于丘陵及山区,栖于竹林、灌丛、溪边、茶山、耕地,常到

住宅周围如草丛、垃圾堆、柴草石缝间活动。川西牧区的剧毒蛇,吃鸟和小型兽类。卵胎生。海拔:82~2200(m)。

栖息于山区灌木林,竹林溪边,住宅区附近阴湿的环境中,常盘踞在柴堆内。多在晚上活动,尾有缠绕性,有时盘缠在树上或竹子上。由于身体瘦长,捕食,攻击都比较灵活。以鱼、蛙、蜥蜴、鸟为食。小雪至次年清明为冬眠期,常利用树洞,竹洞作为越冬场所。

生长繁殖

为卵生,每次产仔5-13枚,自然温度孵化,孵卵期一般在35-45天。

物种毒性

原矛头蝮为管牙类毒蛇,局血循毒。最大放毒量108毫克,对人致死量48毫克(干重)。万分之一毫升(稀释)蛇毒注射于10克体重的小白鼠,2小时内即死亡;若用5000分之一浓度的蛇毒0.5毫升皮下注射,或取0.5毫升由腹腔注射,小白鼠均在24小时内死亡,直接死因为呼吸麻痹。

保护等级

濒危因素: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原创文章,作者:来自网友投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dyww.cn/article/20221123115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