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1983年李翰祥执导电影)

《火烧圆明园》1983年9月21日,该片在香港首映;同年,该片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特别奖。是由新昆仑影业有限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联合出品的历史片,由李翰祥执导,刘晓庆、梁家辉、陈烨、张铁林等主演。

该片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为历史背景,讲述了慈禧是如何从一位不被人注意的少女成长为咸丰帝宠妃的故事。

火烧圆明园(1983年李翰祥执导电影)

剧情介绍

1852年,出身宦门,颇具姿色的玉兰被选入宫,册封为贵人。但因玉兰所属的叶赫那拉家族与爱新觉罗家族有宿怨,而未能得到咸丰帝的注目。玉兰苦思进身之计,终以一曲缠绵哀怨的小调吸引咸丰,进而博取宠幸。以后,聪明伶俐的玉兰,经常伴随在皇帝身旁。一年后,玉兰因生子载淳,被咸丰封为懿贵妃,在宫内的地位已与皇后相仿。此时,清王朝内忧外患,危机四起。英、法等八国联军进攻广州、天津,后直达北京,朝廷上下一片混乱。

咸丰采纳懿贵妃主张,命僧格林沁亲王率兵御敌。八里桥一战,清兵败北,参战将士全部阵亡。咸丰即率嫔妃及大臣肃顺等逃往热河行宫,留弟弟恭亲王——奕訢在京与洋人谈判。热河行宫里,咸丰不理朝政,犹自整日寻欢作乐,奏章由懿贵妃代为批阅。骄横不可一世的英法联军欺其昏庸,仗着洋枪洋炮,攻入北京城。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将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抢劫一空,并付之一炬。

演职员表

演员表

演员

角色

刘晓庆

慈禧

梁家辉

咸丰

陈烨

慈安

周洁

丽妃

张铁林

奕訢

张树义

载淳

闪增宏

安德海

项堃

肃顺

王憧

载垣

王培

瑞华

沈卫国 

穆荫

吕世平 

景寿

王运庭 

匡源

俞立文 

杜翰

孟洋 

焦佑灜

阎青妤 

双喜

梁燕生 

桂良

李岩 

僧格林沁

庞万灵 

巴夏礼

陆茜 

大公主

郑振瑶 

富察氏

职员表

出品人

李翰祥

制作人

滕洪升

监制

赵伟、李翰祥

导演

李翰祥

副导演(助理)

许同均、王淑琰

编剧

杨村彬、李翰祥

摄影

杨林

配乐

叶纯之

剪辑

方升、朱嘉宁

道具

唐旭、张春林、高勋

美术设计

宋洪荣

动作指导

徐伟军

造型设计

雷军、曹梦玲

服装设计

赵茹华

灯光

陈辉炎、陈焕宋、黄荣添、吴春林、史景智

录音

冯明义

剧务

白泉良、石涞生、任亚飞、赵亚民

场记

郑晓婷、李宝惠

布景师

张步田、董新华、卢汉泽、王常柱、郭万胜

角色介绍

以上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梁家辉表示第一天拍戏时自己就惹得刘晓庆生气。由于梁家辉不会说普通话,当梁家辉说了一句台词以后,不懂粤语的刘晓庆就突然喊停机,并回身问导演梁家辉说了什么。

刘晓庆在拍摄期间,对于每一句台词,乃至回身的动作、手的演出,都会做很详细的笔录。

周洁在拍摄《火烧圆明园》期间吃了不少苦,不仅每天半夜就要赶到化妆室,而且做一次造型就要花三小时。

《火烧圆明园》拍摄期间,刘晓庆每餐只有个馒头,而来自香港的梁家辉则有餐车送饭,而且饭菜有鸡有鱼。有一次,刘晓庆乘梁家辉不察觉,偷了一些饭票跟其他三个演员分享。

获奖记录

奖项名称

获奖、提名

获奖、提名方

1983年文化部优秀影片特别奖

获奖

《火烧圆明园》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火烧圆明园》是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电影工作者共同创作的电影作品。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遭受了一段屈辱的历史: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他们闯进圆明园,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最后为了销毁罪证,侵略军放火把圆明园烧成灰烬。1980年,李翰祥导演有了把这段历史搬上大银幕的想法。他查阅了大量史料,并请教多位清史专家,几易剧本,最后完成《火烧圆明园》的剧本创作。

演员选择

《火烧圆明园》原本是由张金玲饰演慈禧,刘晓庆饰演慈安。但是张金玲因为怀孕,放弃了出演慈禧一角的机会,于是慈禧一角也改由刘晓庆来饰演。因为梁家辉长得酷似咸丰皇帝,因此导演李翰祥选择由梁家辉来扮演片中男一号。片中丽妃的扮演者周洁并没有参加《火烧圆明园》的试镜,她在导演李翰祥的剪辑车里跳了一小段舞,李翰祥就决定由周洁来饰演“丽妃” 。

拍摄场景

《火烧圆明园》在中国内地拍摄期间,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并且第一次开放皇城故宫的实景为该片提供拍摄场景便利,片中百官上朝、军机议政、木兰秋狩、圆明残垣,皆是实地实景实物展现。此外,为了拍摄圆明园的场景,导演李翰祥还说服新昆仑影业公司,耗资64万人民币在北京昌平搭建起一个仿真的圆明园外景地,并在拍摄尾声时用一把火烧掉。

制作发行

上映时间

上映时间

上映国家、地区

1983年9月21日

中国香港

1990年

德国

影片评价

总体评价

《火烧圆明园》场面宏大、人物鲜明突出、景观设计精致逼真,具有强烈的历史真实感。该片是改革开放后由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电影工作者共同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电影作品之一。该片浓墨重彩的历史题材和细腻深刻的人物刻画相得益彰,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搜狐网评)

视觉美学

从视觉美学角度上看,《火烧圆明园》做得很成功。美仑美奂的影像构图、精雕细琢的道具和布景、史诗式的视觉风格、挥洒自如的华丽摄影机和人物调度以及极力构建个人化“金碧辉煌”的中国想象等形式风格完美结合了这段“火烧圆明园”的宏大历史叙事,将导演自身的意趣及内心艺术追求最大化到极致。该片不但保留了精美繁复的内景画面营造,而且当标志性的推轨镜头流畅运动至外景时,也避免了片厂外景式的粗陋小气。片中搭建复原的圆明园“大水法”一景其考据严谨、置景精致亦获得观众的好评。(网易评)

镜头语言

李翰祥在这部电影里对镜头语言的运用尤为纯熟。影片几场戏都透过长短远近不同的镜头介绍皇城故宫实景和搭建的圆明园,从各个角度展现宫殿的建筑,扫视人物华丽的服饰以及具有历史色彩的道具,从而有力烘托了影片庄严的历史画面。此外,该片精心设计的默片段落亦体现了导演的功力,懿贵妃用一曲缠绵小调吸引咸丰皇帝的戏几乎完全用动作、音乐、构图、剪接、摄影机运动交代,极少使用戏剧性的话语对白;而和八国联军的两场大战也拍摄剪辑得激情澎湃。(网易评)

影片叙事

《火烧圆明园》采取的是双线结构,除了讲述英法联军的禽兽行径外,影片前半部分通过正史与野闻交融的方式,用大量篇幅描写了慈禧发迹的故事,她成长模式的情节线也贯穿清晰。这样的故事结构,不仅有利于刻画慈禧的人物性格,还增加了故事的曲折性以及细节的趣味性。影片中间部分像曾格林沁怒摔英国侵略军官巴夏尔、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前民间义士的奋勇抵抗等情节段落,其戏剧火候亦把握得恰到好处。(国际在线、网易评)

原创文章,作者:来自网友投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dyww.cn/article/20221212120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