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青(汉语词语)

愤青(Angry Young Man),全称“愤怒青年”,顾名思义,是指思想偏激、情绪化,有极端言论和行动的青年。它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成为流行词的,但其实“愤青”现象在历史上早已存在。

“愤青”最早特指1960年代欧美左翼思潮中主张颠覆传统社会价值的叛逆青年。1973年,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出品的影片《愤怒青年》记述一班不满社会现状而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证明当时已存在“愤怒青年”的称呼,后来该词被简称为“愤青”。由于通信手段的进步和互联网广泛使用,使更多的人可参与到对历史问题和国际局势相关问题的讨论中,这就为“愤青”群体的产生和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释义

“愤青”之名的由来,至今众说纷纭。不过,英文“Angry Young Man”这个专有词组,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英国就已经出现,指的是一班思想激进的作家,其较著名的作品有John Osbourne 1965 年的剧作《愤怒的回顾》(Look Back in Anger)。

什么是“愤青”现象:

“愤青”最早特指1960年代欧美左翼思潮中主张颠覆传统社会价值的叛逆青年。1973年,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出品的影片《愤怒青年》记述一班不满社会现状而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证明当时已存在“愤怒青年”的称呼,后来该词被简称为“愤青”。

出处

愤青史记之词坛愤青:千秋壮词说天生的“犟牛鼻子”陈亮:“中华双宝唐诗、宋词”,前有李杜,后有稼秆,不过,真正的稼秆词意,并非出于辛弃疾的一手操办,这个“稼轩”,是个文人社团,其实多与这个陈亮有很多最直接的关系。陈辛好友,但彼此并不投契,辛最恨陈多言,多次有杀陈之心,陈也一直小心设防。陈亮与辛弃疾的关系。

愤青史记之女愤青严蕊:待到山花插满头揭露朱熹嘴脸:严蕊字幼芳,能诗善词,通古达今。有一年,大道学家朱熹巡视浙南,为了打击唐仲友,搜集他的“罪状”,就把严蕊抓了起来,严刑拷打,逼她招认与唐仲友有“不正当”的嗳昧关系。严蕊虽然备受鞭笞,饱尝夏楚,几乎死去,却绝不屈服,更不招供。严蕊遭到朱熹暗算始末。

愤青史记之愤青大夫汲黯:才高于志,土木形骸不服天子令的汲黯:汲黯字长孺,汉代名臣。其祖先是小国国君,至汲黯是第七世,“累世为卿大夫”。汲黯的“愤青”表现,是相当有特点的,有很多成语,如“后来者居上”、“招之不来,麾之不去”等都是出自他的笔下。司马迁赞之:“以‘高学’著称于世”,这在《史记》中是难得的评价。

特征

一是思维的情绪化、非理性化、简单化。“愤青”容易冲动,容易被激怒,喜欢谩骂,不喜思辨,不善于推理论证。

二是轻言战争。主张采取极端措施,甚至主张以暴力改变社会。

三是拒绝妥协。对外交往一味主张强硬。

“愤青”虽是现代词汇,但“愤青”现象却古已有之,不绝于史。中国千年外交史上的“愤青”现象,无论是古是今,至少有如下几个共同特点:在心态问题上,一直处于心理上的优越高位,以“天朝大国”的心态君临天下;在名实问题上,重虚名,喜高调,脱离实际,不接地气;在和战问题上,一味主战,谁主张和,谁就是卖国;在对外交往问题上,一味主张强硬,遇有谈判,不顾自身实力和对方诉求,漫天要价,狮子大开口,视任何妥协为软弱;在人际关系上,自以为高人一等,超越实际,极端偏激,唯我正确。

原创文章,作者:来自网友投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dyww.cn/article/20221223125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