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听力障碍者)

聋人,是听力因先天遗传或后天人为因素而受损的残疾人,也叫听力障碍者,简称听障人。根据最近的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中国大约有2075万听障人,包括弱听、重听、老化聋等。

内容

重听人,相对聋人来说,是存在残余的听力的人。从生理角度来定义,听力90分贝以下便是重听人,也有的从其他角度来定义,大致分类为三种定义。前面讲了两种定义,第三种定义,是生长环境角度。读普校的是重听人,这是人们区分群体最广泛最常用的办法。

群体分类

20/70/10

关于20/70/10这个数字模式,估计很多人都会在韦尔奇的书里看到过。在韦尔奇的管理理念里,20/70/10这三个部分是对员工的划分,但是这份数据同样适用于聋人群体的划分。虽然没有太多的数据或者参考文件来说明这部分的数据,但是20/70/10这个分配的比例基本上是国际主流分配比例,大的方向来讲这样的比例分割是合理的。

放眼中国,中国的聋人群体将占据很大的比例。但是这个庞大的群体之内所形成的聋人文化,虽然有它自身的历史特点在里面。但是进一步细分的话,仍存在一定的差异。人们只能大致分为三个群体:

20%群体是中国聋人群体中的优秀群体。都有一个明显的特质就是自己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且有极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能以健康的心态面对自身的生理缺陷;在精神体现上展示了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有时候能做到一些正常人不能做到,而能做到的事。所以,这类群体在面对挫折前有极强的征服欲,因此正在逐渐实现自己的梦想。

70%群体是中国聋人群体中的主流群体。都是一种以随波逐流的心态生活着。也许这类群体有些还有部分受到高等教育,但因为心态没有摆正,逐渐回归于平庸。这个平庸的群体,却占据了聋人总群体的极大比例。也许是因为努力过,却不能挤身于20%的群体,然后逐渐自甘堕落。但还没达到自暴自弃的程度。至少还曾经为梦想而努力奋斗着,只不过残忍的事实剥夺了奋斗的权利。

10%群体是中国聋人群体中被遗弃的群体。因为不学无术,然后外加其他主观或者客观原因而慢慢变坏。这类群体就是在报刊上经常频频曝光的那些群体。偷、抢、骗,无恶不作,媒体对这类群体的负面报道的增多从而直接或者间接给聋人整个群体抹黑,导致大部分优秀聋人在就业的道路上阻力重重。

口语训练

关于口语训练的成果是早期上海一所聋校努力钻研的结果。由于资金面的缺乏,香港以鲍瑞美牵头的慈善机构捐款,以致这项人类的创举实现了实际性的突破,开创了中国特殊教育的先河。于是第一批启音人的出现建立了口语教学的里程碑,最后被各大聋校开始效仿。

以中国21世纪初期的国情,让国家社会适应这个群体是显然不现实的,所以才会有了让这类群体自己去适应社会。口语训练是帮助聋孩子走向社会的唯一途径。通过口语训练提升的过程中,提高了聋孩子面对逆境的承受能力。所以会说话的聋人比不会说话的聋人优秀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这并不能完全否定不会说话的聋人的能力。

会说话是并不能说明了什么,但是至少在沟通上还是给双方带来了便利。至少当聋孩子开口说“妈妈”的那一刻,相信作为母亲,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来面对自己的孩子从不会说话到会说话的转变呢?学说话的过程固然艰苦,但是可以进一步帮助其锻造正常的人格。生理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残疾。

口语训练,可以说是,中国聋人教育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帮助更多的聋孩子在适应社会时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和面对压力的耐受力。

就业形式

聋人的就业难是一项顽疾,这个跟媒体的妖魔化报道有关。再加上国人先入为主的观念比较强,错误的认为聋人普遍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据不完全统计,大多公司的HR部门拒招聋人的原因,并非是因为沟通问题,而是因为对聋人群体的品质而怀疑。

因此,歧视总是存在的,这个可能跟国人固有的思维模式有关。因此当去做一件事情,通常人们总会担心的是“行吗?”“一定会做好吗?”直接或者间接的不信任因此抹杀掉了20%优秀聋人群体的职业成长空间。

歧视分两种,一种是直接的歧视,这种歧视随着民族的进步,人类的文明高度的提升渐渐减少,但仍不排除这种情况的可能;另外一种歧视就是软歧视,这个是非常普遍的社会性行为,因此没有给聋人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进一步削弱了竞争力。

作为企业应该反思的是,录用残疾人员工,并不是因为其本身合理的避税工具而减轻企业的税务压力而把其当成极为廉价的劳动力。生理上的缺陷并不等同丧失劳动能力,请给其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只有这样,身上的潜能会被最大化发挥。

总结

这个就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发展的方向。关爱残疾人,从个人做起,特别是卫生部门要设立专业的康复治疗技术指导并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完成聋人的健康教育(发音训练、言语训练等)问题。

聋校相关

从1954年至今,中国大多数聋校都实行以口语为主的教育。这种传统的聋校教育理念与实践,与其说是在努力消除聋人与听人之间的不平等,不如说它在拉大两个群体之间的差距。研究以批判“基于临床医学病理模式认为‘聋’是‘残疾’的观点”为逻辑起点质疑当下义务教育阶段聋校教育:一方面,将聋人学生隔离在“正常”之外作为“残疾”儿童;另一方面,却生硬地推行以口语为核心、为主导的聋校教育。

原创文章,作者:来自网友投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dyww.cn/article/20230110129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