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大腺囊肿(妇科疾病名称)

前庭大腺囊肿(Bartholin cyst)系因前庭大腺管阻塞,分泌物积聚而成。在急性炎症消退后腺管堵塞,分泌物不能排出,脓液逐渐转为清液而形成囊肿,有时腺腔内的粘液浓稠或先天性腺管狭窄排液不畅,也可形成囊肿。若有继发感染则形成脓肿反复发作。

诊断

巴氏腺囊肿又称前庭大腺囊肿,前庭大腺位于两侧大阴唇后部,腺体开口于小阴唇内侧近处女膜处。前庭大腺分泌液排出受阻而积聚于管腔,引起腺体囊性扩张,就会引起巴氏腺囊肿。其主要症状为一侧阴唇较另一侧肿大,由于巴氏腺囊肿可以长期存在,多年不变,如果不妨碍日常生活,则可以定期观察,无需治疗。

如果囊肿逐渐长大,或反复感染,经常形成脓肿,可行巴氏腺囊肿造口术。巴氏腺囊肿在妇产科门诊就可随做随走,无需住院,造口术需将囊肿剥离后缝合造口而成,既保留了腺体功能,又引流通畅,防止复发。治疗后,外阴局部应保持清洁卫生,不穿化纤内裤,经常换洗内裤,避免阴道分泌物、尿液、粪便的污染。

通过囊肿的所在位置及外观与局部触诊无炎症现象不难诊断,必要时可行局部穿刺,由其内容与脓肿鉴别,整个切除的囊肿则可从病理检查,等到诊断。

由于囊肿可继发感染,故应争取手术治疗,以往多行囊肿切除手术,常有出血可能,如囊壁延伸至尿道附近,则手术操作困难,或不能取净囊壁,又有复发可能。严重疤痕者可致性交困难,故现在切除术仅应用于疑恶性病变者。囊肿造术(袋状缝合)经多年实践,确实方法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且可保持腺体功能。亦可应用于前庭大腺脓肿。

病因学

前庭大腺炎在炎症消失后脓液吸收,可为粘液所代替,而成为前庭大腺囊肿。病因是前庭大腺导管因非特异性炎症时阻塞;也有少数病例因分娩作会阴侧切术时将腺管切断;或分娩时阴道、会阴外侧部裂伤,发生严重的疤痕组织所致。有的前庭大腺囊肿在长时期内毫无症状,生长较慢,以后突然发现,很难了解起因。

病因:因为解剖部位的特点,所以在性交、分娩或者其它情况污染外阴部的时候,病原体容易侵入而引起炎症。在急性炎症的时候,病人会感觉外阴的一侧疼痛,在前庭大腺的部位会感到有肿胀甚至不能走路。这时局部的皮肤发红、发热、压痛明显,有的时候会形成脓肿,可以触及到波动感。有的时候脓肿会自行破裂,疼痛也就会好转。如果不能自行破裂,有的时候要到医院去切开引流。当慢性炎症的时候,由于前庭大腺的腺管被堵塞,分泌的液体不能排出体外,就形成了囊肿,也叫前庭大腺囊肿。

临床表现:囊性包块位于大阴唇后部下方,向大阴唇外侧方向突出。发病多为单侧,也可双侧。在较长时间内可不出现任何症状,常在妇科检查时被发现。囊肿生长较缓慢,一般不超过鸡蛋大小。小的囊肿呈椭圆形或梭形。较大的囊肿可引起外阴坠胀及性交不适等。检查可发现肿块占整个大阴唇中下1/3部位,小阴唇完全被展平,阴道口被推向健侧。前庭大腺囊肿继发感染时可形成脓肿,反复感染可使囊肿扩大。

前庭大腺囊肿通过检查诊断不难。但应注意与大阴唇腹股沟疝相鉴别。后者与腹股沟环相连,挤压后可复位,包块消失,向下屏气,肿块可胀大。

症状

开始大阴唇后1/3处发现红肿硬块、疼痛、灼热感、触痛明显、排尿疼痛、步行困难、有时会致大小便困难。多为单侧性,偶可双侧发病。此后肿块表面皮肤变薄,周围组织水肿,有波动感、发展至脓肿。肿块大小不一,多呈鸡蛋大小。常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严重者可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如不处理,脓肿可自行破溃。脓液流出后局部疼痛缓解、充血水肿减轻、全身症状即可消失。 

当脓肿内压力增大时,表面皮肤变薄,脓肿自行破溃,若破孔大,可自行引流,炎症较快消退而痊愈。若破口较小,脓液不能完全排净,病变可反复发作。检查见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压痛明显。有时可出现体温升高,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若为淋病奈瑟菌感染,挤压局部可流出稀薄、淡黄色脓汁。当脓肿形成时,疼痛加剧,可触及波动感,严重者脓肿直径可达5~6cm,患者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腹股沟淋巴结可呈不同程度增大。

治疗方法

激光手术

治疗包括囊肿造口术及囊肿切除术。造口术适用于较大及反复急性发作的囊肿;切除术适用于伴感染

性囊肿。较大囊肿选择最低点用co2激光聚焦(功率25w)切开皮肤0.5cm,或用nd∶yag激光光纤(功率20w)切开肿块最低点0.5cm。排除囊内物,对引流口进行每天清洁换药。

切除手术

是将肿大的前庭大腺切除。手术用co2激光聚焦(功率25w以上)。手术按常规消毒无菌铺敷严格操作。选用局麻(1%利多卡因);备用器械皮肤钳一把及乳突牵开器1个。沿皮纹激光聚焦切开皮肤,弯止血钳辅助做囊壁剥离,切开皮肤,不必切开囊壁,用牵开器扩开切口,弯止血钳沿囊壁保护,根据切开进入囊壁情况调整激光输出功率逐渐剥离囊壁。剥离整个囊肿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内残留炭化组织后,取下牵开器,从内到外缝合,不留死腔。

伤口7~10天拆线。每天在术后观察切口,有排小便打湿伤口敷料应及时更换。对较小囊肿做切除术后,可缝合皮肤切口,外用无菌敷料覆盖保护。术后可用双层避孕套制作一特殊气囊放入阴道后适当冲气膨胀。注意气体容量,以能达到使囊壁相贴为限每天或间隔一天更换一次。每次放入阴道气囊必须无菌以防感染。7~10天拆出气囊,经过对多例只缝合切口而用气囊膨胀压迫修复囊壁同样有效,且病人无不适之感。

术后处理

术后辅助抗菌消炎药及多簇维生素类制剂对体质不良者给予支持治疗。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囊性包块位于大阴唇后部下方,向大阴唇外侧方向突出。发病多为单侧,也可双侧。在较长时间内可不出现任何症状,常在妇科检查时被发现。囊肿生长较缓慢,一般不超过鸡蛋大小。小的囊肿呈椭圆形或梭形。较大的囊肿可引起外阴坠胀及性交不适等。检查可发现肿块占整个大阴唇中下1/3部位,小阴唇完全被展平,阴道口被推向健侧。前庭大腺囊肿继发感染时可形成脓肿,反复感染可使囊肿扩大。

前庭大腺囊肿通过检查诊断不难。但应注意与大阴唇腹股沟疝相鉴别。后者与腹股沟环相连,挤压后可复位,包块消失,向下屏气,肿块可胀大。

前庭大腺囊肿位于阴唇后部的前庭大腺所在处,多为单侧性,大小不定,一般不超过鸡蛋大,在大阴唇外侧明显隆起。有时囊肿仅限于腺体的一部分。浅部腺管囊肿较深部腺体囊肿多见。腺管如不闭锁,则囊肿大小常可变动。囊壁的上皮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移行的上皮,也可以是单层立方上皮或扁平上皮,有时完全没有上皮,仅见慢性发炎的结缔组织。囊肿内容物为透明的粘液,很少为浆液性,有时混有血液而呈红色或棕红色,易误认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特别是囊壁被覆上皮含有假黄色瘤细胞时,更易混淆。

鉴别诊断

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病史、症状,并进行妇科检查,一般可做出诊断。必要时进行分泌物检查、局部穿刺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大阴唇腹股沟疝、外阴癌等疾病。应注意与大阴唇腹股沟疝相鉴别,后者与腹股沟块有冲动感,向下迸气肿块稍胀大,叩诊呈鼓音,一般都在过度用力后突然出现,根据这些特点,鉴别一般无大困难。

发病原因

女人最“私房”的位置应该算是会阴部了,虽然所有的女性都祈祷别因为这个部位“出故障”而去看医生,但是,却有部分女性受到“隐私痛”的困扰而坐卧不宁。因为传统观念和生理部位的特殊性,很多女性都宁愿忍受

着不堪的痛苦而不去看医生。也有人认为,自己其实没有任何毛病,老是在做爱时感觉到疼痛,可能是自己个性上太保守和拘谨了,没有学会配合与放松。其实,这种通常在做爱时才会出现的“私房”痛,除了精神因素作祟以外,肉体上的疾病也是不可忽视的。预防前庭大腺囊肿不能小视。

真菌感染绝对是诱发“前庭大腺囊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洗下身的毛巾和脸盆,并未跟洗脚用的毛巾和脚盆分开,是导致阴部真菌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据权威数据统计,全球约有30%~40%的人曾经患过足部真菌感染。因此,很多人忽略了由“脚气真菌一脚盆一毛巾一阴部感染”的传染链,甚至出现一面给阴部消炎一面反复感染、反复肿胀疼痛的怪现象,说到底,就是真菌感染链并未斩断。只要做到用专用的面盆坐浴(用5%高锰酸钾溶液)及阴道给药,高温消毒洗下身和洗脚的毛巾,内裤独立清洗并在阳光下曝晒,阴部隐痛不日可解。

前庭大腺囊肿是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患者外阴部有米粒大小的红丘疹,上有小水泡,红肿、疼痛,奇痒难忍,尤其睡前,痒感加剧,难以入眠。搔抓后易溃烂化脓,甚至导致恶化而危及生命。其实,会阴湿疹治起来并不难,关键是及时治疗和坚持治疗。一般来说,保持阴部清洁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发现外阴有问题一定要及时求医,不可延误病情。少女及小孩可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水冲洗阴部。经常清洗外阴,勤换内裤,夜间要使会阴部暴露通风。平时饮食要注意忌用烟酒、鱼、蛋等腥味以及葱、蒜、辣椒等刺激食物。

预防方法

根据病史及局部外观与指诊,一般不难诊断。但同时亦应注意尿道口及尿道旁腺有无异常。由于剧痛,阴道窥器

检查已不可能,如无必要,可暂不进行。一般应在前庭大腺开口处及尿道口、尿道旁腺各取分泌物作涂片查病原菌。前庭大腺炎急性期后,由于腺管口阻塞,腺内分泌液不能排出而潴留,形成前庭大腺囊肿。

女性两侧大阴唇的后面各有一黄豆大小的腺体,该腺体有长约1~2厘米的腺管,开口于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这个腺体,医学上称为“前庭大腺”。正常情况下,前庭大腺不易触及,性兴奋时,前庭大腺分泌黄白色粘液,起润滑阴道口的作用。所谓“前庭大腺炎”,就是前庭大腺发生细菌感染,引起急性炎症。通常表现为:腺管口肿胀,渗出物积聚,炎症产物不能外流而形成腺体脓肿。

此时,在大阴唇下可触及一核桃大小的肿块,局部红、肿、热、痛,严重时可发热。处理时只要将脓肿切开引流便可治愈。如未及时就诊,脓肿也可能会自然破溃。若引流不畅,会反复发作。前庭大腺炎,多发生于生育期妇女,其预防主要是注意外阴局部卫生,平时要勤换内裤。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注意局部清洁,局部冷敷,应用抗菌素。如已形成脓肿,应即切开引流,切口选择于皮肤最薄处。

原创文章,作者:来自网友投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dyww.cn/article/20230119131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