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吕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诸吕之乱究竟是如何被引爆的)

诸吕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诸吕之乱究竟是如何被引爆的)

汉初这段历史的政治格局是中国封建历史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为汉初处于中央集权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过渡期。打个比方来说,这就有点类似我们今天的公司混改一样,既不能彻底推翻原来的分配模式,也不能一点都不植入新的经营理念,得一步一步地向着新的理念推进,温水煮青蛙地防止被改制的一方触底反弹。所以,流氓而有智慧的刘邦创造了“皇权——王权——相权”三权分立的政治局面。

但是,刘邦这个三权分立又不是真正的三权分立,刘邦在这个过程中耍了很多心机。他把对他威胁最大的“王权”掺了杂质之后,在皇权和相权之间用火烤。首先,刘邦把韩信、彭越等人有资历、有功劳、有山头的人封为异姓王,算是暂时稳住了他们。同时他要封了更多的刘姓王,对“王权”进行稀释。然后,把萧何、曹参、周勃这样的功臣宿将全部只封为列侯,满满的拉仇恨的感觉。所以,功劳排第一的萧何只被封侯,而半途入伙的韩信、彭越却被封王,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

这种格局下,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所代表的王权肯定是会成为刘邦率先消灭得对象的,刘邦也确实在去世前完成了这一政治目标。同时为了防止异姓王死灰复燃,也为了能和军功集团所代表的相权和平共处,从而使得刘姓江山能够长治久安。刘邦又和军功集团的代表们立下了“白马之盟”的誓言。

可惜的是,率先打破刘邦白马之盟的不是别人,正是他那个伟大、能干的老婆吕雉,军功集团由于事不关己而选择了袖手旁观。吕雉大封吕姓王一事终于成了亚马逊河边蝴蝶的翅膀,引起了汉初一连串的政治连锁反应。我们来看看具体是怎么反应的吧?也从中思考一些人性中丑陋的习惯性。
吕雉广封吕姓王的逻辑与思路
诸吕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诸吕之乱究竟是如何被引爆的)

吕雉在得到陈平、周勃这些军功集团的元老的默许之后,又把王陵那样的顽固主义者成功搬开,于公元前187年开始着手打造她的吕氏政治王国了。

但是,做大事的人必须要思路清晰,思路不对、逻辑不清,一顿操作猛如虎,事后感觉二百五的事情不能干。特别是政治利益分配这样的大事,它比一个人的眼睛还“纯粹”,容不得半粒沙子、半点错误。吕雉显然不是这么莽撞的人,她是一个特别能控制自己情绪、尽量在做事的时候保持理智的人。

吕雉先追封了她死去的大哥吕泽为悼武王,以此作为封立诸吕的开端。为什么呢?因为吕泽是吕家以前的掌门人,关系、功劳、资历、实力都是冠绝一时的,而且他还是一个死了人,给他封王一来各方面都震得住。二来封一个死人当王爷,不会过于伤害活着的人的利益,他们不会有什么过激反应。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诸吕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诸吕之乱究竟是如何被引爆的)

封了自己的大哥之后,吕雉静静地观察了一段时间,朝廷之上果然如她预料的一样,一切风平浪静。于是,她又开始了各种试探。她先是恢复了外孙张偃的王位,封他做了鲁王,但是封地却是瓜分了楚王刘交的地盘。然后,她又换了一个套路出招了,又封了一批刘姓王。封刘强(惠帝子)为淮阳王,占的地盘原来是刘友的,刘友被迁封赵王,这块地上暂时没有王;封刘不疑(惠帝子)当常山王,地盘是瓜分赵国的;并把惠帝其他三个儿子都封为候。走完前面两步,吕雉才开始大肆分封吕姓子弟。吕泽之子吕台被封为吕王,后传至吕产,瓜分了割齐国的地盘。吕释之的儿子吕种被封为沛侯,吕平被封为扶柳侯。公元前184年,吕雉又封其妹吕媭为临光侯(罕见女侯爷),侄子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公元前180年,吕雉封吕禄为赵王,替代了已死的赵王刘恢;封吕通为燕王,替代了已死的燕王刘建。

吕氏家族十几人先后被吕雉封为王或者侯,但是,大家可曾发现,吕雉封的吕姓王侯都是在抢刘姓王的地盘和利益,从来没有动过军功集团的利益。这也就是当时的军功集团的人都默默地看着吕雉只手遮天地把吕家扶到如日中天的位置而置若罔闻的原因。
诸吕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诸吕之乱究竟是如何被引爆的)

这其中的政治逻辑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句话:小错可以忍,大局不能乱。只要不打破默认的利益平衡,军功集团都是能接受的。你吕雉抢的是刘姓王爷的蛋糕,人家当事人都没跳,我这个外人着什么急?就像我们生活中,人家两夫妻在家里争得你死我活的,只要他们没有把危险和伤害蔓延到看热闹的人身上,大多数看热闹的人都会保持吃瓜群众的觉悟,绝不轻易掺和的。

吕后做的非常克制且聪明。她把她的政治侵犯一直控制在“自家人”范围内,我怎么折腾我那个流氓先夫的儿孙们,那是我们老刘家和老吕家的事,你们都是外人,看热闹就可以了,别起哄也别吐口水,否则老娘翻脸不认人。这一点在很多家族企业中,屡见不鲜了,前董事长死了,董事长夫人和他的继子继孙们争权夺利,你们那些公司元老、部门经理还真不好瞎掺和,她有没动你们的位置,你们好好当你们的部门经理就完事了,你们的待遇和地位我已经承诺过了,维持董事长生前的标准不变。

综上所述,吕雉这个女人的政治思路与逻辑是相当清晰的。看看人家这种侵吞财产的操作,简直到了标准化的高度了。
吕雉走错了哪两步?
诸吕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诸吕之乱究竟是如何被引爆的)

吕雉确实是一个政治智慧十分高超的女人,但她终究是一个女人,或者说,她终究是一个凡人。一个凡人,是不可能摆脱所有人性的反噬的。吕雉最终还是走错了两步棋。

第一步错在她把刘姓王逼得太狠了。虽然吕雉也封了一部分刘姓王,但明眼人都看得出,她封的可都是刘盈的孩子,都是她的亲孙子。而她封的吕姓王侯都是处处针对刘姓王的,瓜分人家的地盘,等别人死了立马抢占别人的位置,太特么赤裸裸了。狗急了后跳墙,人急会干啥?可想而知,刘姓王不是不恨吕雉,只是暂时没实力、没机会而已。你吕雉总不能保证你能长生不老吧?你也没法保证你的子孙后代都永远牛逼吧?所以,我们在做人做事的时候,一定不要把对方往绝路上逼,要适可而止。兵法中的“围三缺一”、书法中的“留白余韵”都是这个道理。果然,后来吕雉一死,齐楚两地就跳出来造反了。限于篇幅,这事的恶劣后果以后再聊。
诸吕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诸吕之乱究竟是如何被引爆的)

吕雉走错的第二步棋就是她最终还是没有忍住,临死时对“相权”开始插手了。这直接导致军功集团在吕雉死后,默契地选择对吕氏集团发起突然攻击,平定了历史上的“诸吕之乱”。这也给刘邦的识人之明加分不少,因为他临终前就断定周勃是那个能保他刘姓江山的人。事实上,周勃在吕雉专政的时候就背叛了革命,背叛了誓言,人家只记住了白马之盟后面的一句,并没有把前面一句放在心上。所以说,利益才是人性之中最核心的东西,像誓言、信仰这些都不过是利益的遮羞布。

吕雉走错这两步棋,造成了刘姓王和军功集团都在她死后咬牙切齿地要对付吕氏家族,再加上她吕氏家族确实后继无人,所以盛极一时的吕家刹那间便灰飞烟灭了。人世间,往往伤害有多大,报复就有多重。吕雉抢走了多少利益,她的家族就要遭受多大的灾难。吕氏家族最后惨遭军功集团灭族,这件事也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还是那句话,如果你不能确保你永远是一个胜利者,就尽量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有时候给别人留点尊严和余地,也是给自己积点阴德和生机。
“诸吕之乱”是如何引爆的?
诸吕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诸吕之乱究竟是如何被引爆的)

公元前180年七月,吕雉病重。每一个人面对死亡的时候,其实内心都是虔诚的。吕雉也开始回顾自己的人生并思考自己和家族的归宿,在弥留之际,她做了临终的最后一次人事任命,把赵王吕禄封为上将军,统御长安城内的北军,让梁王吕产统领南军。并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对病榻前的吕禄和吕产说了这样的一段话:“当年高祖起过白马之盟的誓言,现在我们吕家这么多王爷,别看那些大臣表面上不吭声,内心不服是肯定的。只是我活着,他们怕而不敢动,我一死,你们恐怕镇不住他们。所以你们必须牢牢掌握手里的兵权,守住宫门,守住小皇帝,这样才不会被他人所制。千万要小心,就连给我送丧你们都不要参加!”

这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一生的经验和见识,是其敏锐的嗅觉与意识,更是其最后的智慧与灵感。这也是我们经常说“要听老人言的”道理,因为很多见识、经验和智慧是学识和能力所不能弥补的,它必须要有经历的沉淀才行。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在专业上不一定干得过一个老农民工,原因就在这!何况,吕雉还不是一个农民工,人家是一个博导级别的政治教授。
诸吕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诸吕之乱究竟是如何被引爆的)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吕雉都想得这么清楚、安排得这么周到了,那么“诸吕之乱”就不应该发生了呀!这表面上没错,但是我们要知道,生活并不会按照我们想象的逻辑进行,很多事情,我们猜得中开头,却猜不中结尾。

是年七月三十日,吕后逝世,遗命吕产为相国,吕禄女为皇后。吕雉其实知道她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她要和军功集团翻脸了。但是她还是想冒一次险,在风险和利益并存的时候,吕雉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性地看到利益。吕雉想她死后小皇帝能够安全地长大,完成一个皇权真空期的过渡,虽然吕禄和吕产已经掌握了军权,但是如果能够把相权也掌握在自己人手里,无疑是更安全了。另外,吕雉觉得吕家有军权在手,再不济也不会一败涂地。

所以吕后做出了上述判断,并再三嘱咐吕产和吕禄,千万千万把好军权,护卫好皇宫!
诸吕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诸吕之乱究竟是如何被引爆的)

吕雉的初衷,是想巩固住当时的权力格局,等到小皇帝长大时,平稳地进行权力过渡。她并不想急着去挑战军功集团!这些年,我好他也好的日子其实过得挺香。而且,政治斗争中,大张旗鼓地去攻击对方永远是下策,悄无声息地蚕食对方才是上策。吕雉是深谙其中之道的。

吕雉之所以会突然变得这么不讲江湖道义,归根到底还是不自信,而且主要还是对她死后的吕氏家族不自信。一个人越是不自信的时候,就越对绝对安全充满幻想,就越容易冲动地去消灭所有风险,最后万劫不复。所以,一个人不管过得好不好,适当的自信是必要的,只要别自信过头了就行!
诸吕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诸吕之乱究竟是如何被引爆的)

又有人会说,你吕雉都安排吕禄和吕产分别掌管南军和北军了,还有啥好不自信的?那我们先来看看南军和北军是干什么的。南军是拱卫京都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首都司令部。北军是保卫皇宫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首都武警部队。北军单兵作战能力强,南军则人员编制多。关键一点是,南军才是直属于皇权管理的,而北军肩负着京城治安,所以是归相权管理的。这个巨大的权力漏洞和权力威胁,才是吕雉决定要抢夺相权的根本原因。

吕雉以前得罪了太多的刘姓王爷,而军功集团的那些老不死又个个都老奸巨猾,自己吕家也没有合适的接班人,吕雉逼不得已要提前对军功集团动手了。在寿命面前,很多人都要做出迫于无奈的选择。
诸吕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诸吕之乱究竟是如何被引爆的)

其实单纯站在斗争手段的角度来说,吕雉这个临终决定无疑是最正确的。第一,先下手为强;第二,先造成既定事实,再高压强迫对方接受事实;第三,其实,吕家和军功集团之间的一战是无法避免的。

权力的游戏为什么永远那么残酷?就是因为权力的滋味让人无法抗拒。两夫妻有时候还会因为谁听谁的而吵得焦头烂额,更何况本就是你死我活的政治对手?但是,我们谋事的同时更要谋人,不要认为我想好了、选对了,事情的结果就一定是我预期的。因为,人的因素才是最不可控的因素。

吕雉算无遗策一辈子,她也没算准她的两个侄儿并没有把她的遗言理解透,也没有算准刘姓王和军功集团这两股曾互不感冒的势力会突然联合起来。
诸吕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诸吕之乱究竟是如何被引爆的)

吕后刚死,早就心怀鬼胎的刘姓王们就开始有人坐不住了,首先出头的是刘肥的次子刘章,这家伙由于软禁在京城,自己又没继承权,唯恐天下不乱。他给自己的哥哥齐王刘襄写了封密信:“我从我老婆(吕家人)那里打探到了内部消息,诸吕想要作乱,大哥你快发齐国之兵来长安,我充当内应,到时候我们里应外合,一举破敌,待到诛尽诸吕后,我便拥你为帝。”

刘襄一想到这些年受到吕家那些窝囊气,一时气难平,毫不犹豫地举兵造反了。历史上的“诸吕之乱”正式拉开了序幕,而一直躲在家里装孙子、装病、装傻、装糊涂、装老实……各种装的“司马懿们”——军功集团的大佬们终于开始大喊自己的孩子们:“快,扶我起来!”
思考上的陈述与总结
诸吕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诸吕之乱究竟是如何被引爆的)

“诸吕之乱”的引爆逻辑其实并不复杂,无非是一种“谁动了我的奶酪谁就该死”的霸权主义丑态在作祟而已。但是它的延伸面却是非常广阔和深刻的。基于篇幅,同时也留给读者朋友更多自我思考的空间,我主要选择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个简单的陈述和总结。

1、吕雉是聪明的人,她也一直在做聪明的事。她广封吕姓王的时候讲步骤、讲方法;她分配利益的时候有原则、有手段;她判断风险的时候有理智、有对策……但是,我还是要讲,一个人再聪明也不要自以为聪明,也不要认为聪明无敌、可以逆天改命!因为谁都无法摆脱人性的制裁,所以我们在面对人性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堵不如疏”,堵得了一时,堵不了一世。就好像我们不喜欢别人谩骂我们时,强行骂回去永远是最愚蠢的方式,骂赢了你没成就感,骂输了你更加丢人。他辱骂你不就是想证明他比你优秀、比你聪明吗?送他一个意味深长的“呵呵”不更好?他的聪明是自作聪明,你的“呵呵”才是大智慧。
诸吕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诸吕之乱究竟是如何被引爆的)

2、一个人一定要知道适当地克制自己,克制不住自己有时候就是在帮助对方伤害自己。这一点吕雉和军功集团那帮老家伙就做得很好,其实他们都是政治欲望很强烈也很明显的人,但是他们都知道如何克制自己。该出手的时候才出手,不该出手的时候绝不乱动。所以我们看人比武的时候,真正的高手都是出手之前一动不动地静气很久,直到发现对方的破绽时才闪电出击。而那些没什么水平的人,才会不停地对方眼前、周围跳来跳去,结果人家本不想揍他,也一脚把他踹飞了。一个人得清楚自己和对方的斤两,别觉得自己属螃蟹,就该横着走,螃蟹身上最红的时候就是它被蒸熟了的时候。没有能力和机会时,尽量呆在自己家里(地盘)思考智慧、积累实力,别动不动就去挑战谁!
诸吕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诸吕之乱究竟是如何被引爆的)

3、人与人的关系是生来不平等的,所以面对不公平的对待时,除非你有能力和机会去改变,否则不要把你的不满写在脸上。古往今来,因为“不服”两个字而丢掉性命的人实在太多了。刘姓王爷、军功集团面对吕雉的挤压,他们能服吗?但是他们都聪明地选择了乖乖听话,为什么呢?他们都是聪明人,他们知道没有收缩力的弓箭是没有力量的,不知道收拳的人是不知道出拳的,把力量集中起来在合适的时候给敌人致命一击永远是最高效的制敌之道。蛮干,那只能叫鲁莽的反抗;巧干,才是真正的有效反击。
诸吕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诸吕之乱究竟是如何被引爆的)

4、在名利场之中追逐的时候,永远不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只讲感情、讲情怀的人,因为你的感情和情怀很多时候都会被别人背叛和利用。吕雉和军功集团谁是讲感情和情怀的人?讲感情和情怀的王陵提前退场了。但是,人在拥有名利之后,却千万不能丢掉感情和情怀,否则你这个人就变得比机器更冰冷、比屠夫更无情,你得到的名利只会加速地流失。不要以为那些企业家赚多了钱,到处做慈善就是纯粹作秀,人家也在为自己的感情和情怀找一个归属。情怀这玩意,只有在你安全地实施它的时候,才有意义。否则,它本身就是一种装。
诸吕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诸吕之乱究竟是如何被引爆的)

5、严格意义上来说,人都是带着面纱在生活。当然你不能确定你知道对方的真实面目,永远不要自以为是地以为自己了解别人。吕雉走的两步错棋,是后人通过最终结果反推出来的,但是如果真正理解吕雉的话,她的那两步棋其实都是当时的最优选择。带着面纱装怂的军功集团脱下面纱的时候就变得面目狰狞了,所以历史和生活其实是没有绝对的真相的。当真相变得难以得知的时候,其实真相就并不重要了。同样,当一个人的面具取不下来时,他面具背后的面孔也就不重要了。执着于逻辑比执着于真相更重要。

类似的道理很难一言而尽,大家可以通过诸吕之乱的引爆逻辑充分理解和吸收。回归到“诸吕之乱”这件事的本身上来,它的引爆就是其实就是人性之中的天然趋利性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吕雉为了自身和家族的利益打击了刘姓王和军功集团,刘姓王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一只病老虎,军功集团则是典型的划明界限看戏的人,界限外,戏越热闹越好,但是谁把手伸到界限内,我就拔刀子剁手。

就这样做个简单的总结吧。希望大家通过这样一段历史,能更加理解历史和生活的逻辑。

原创文章,作者:来自网友投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dyww.cn/article/20230125132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