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中国京剧女演员)

孟小冬(1908年12月9日—1977年5月26日),女,北平宛平(今北京)人,梨园世家出身,出生于上海。是早年京剧优秀的女老生。

1912年,开始随父在家中练功,学习老生唱段。1915年,拜孙派老生仇月祥为师,开始学唱老生。1916年秋,首次在上海登台堂会戏《乌盆记》(后半出)。1919年,赴无锡正式演出营业戏;同年,加盟上海大世界游乐场乾坤大京班,成为正式演员。1925年春,随白玉昆戏班抵达天津,挂头牌演出。1926年,与金少梅组班演出。1927年,与梅兰芳结婚后脱离了舞台。1933年9月时,又正式重返舞台,在北京吉祥戏院演出全本《四郎探母》。1938年10月,正式拜余叔岩为师。1946年12月,与李世芳一起合演了剧目《武家坡》。1947年9月,参加为陕西水灾义演暨贺杜月笙60岁生日演出。演出结束后,孟小冬宣布从此告别菊坛,将不再演出。1949年,与杜月笙、姚玉兰迁居香港。1950年秋,与杜月笙在香港举行婚礼。1967年9月,迁居至台北。

1977年5月26日晚11时50分,孟小冬因肺气肿和心脏病并发症在台湾去世,终年70岁。

人称“冬皇”的孟小冬是京剧著名老生余叔岩的弟子,余派的优秀传人之一。她的扮相威武、神气,唱腔端严厚重,坤生略无雌声。

孟小冬(中国京剧女演员)

演艺经历

1908年12月9日,孟小冬出生于上海民国路同庆街观盛里(今人民路观盛里),乳名若兰,本名令辉。1912年,开始随父在家练功,学习老生唱段。1914年,随父赴无锡、南京、济南等地演出,扮演娃娃生。1915年,拜孙派(孙菊生)老生、姨夫仇月祥为师,学唱老生,父亲嘱咐其不许入旦行。1916年秋,首次在上海登台堂会戏《乌盆记》(后半出)。

1919年3月9月至5月15日,在师傅仇月祥、父亲孟鸿群带领下,首次赴无锡正式演出营业戏,首演剧目为《捉放曹》(一说为《逍遥津》),挂牌时用艺名孟筱冬,在无锡共演出68场;7月6日,再次到无锡献艺,在新世界屋顶花园登台,以全本《四郎探母》《桑园寄子》《翠屏山》打炮,与第一次演出相比增加了14出剧目,演至11月初,共110天,期间无一日中断,共演30多出谭派和孙派剧目。结束后,又到薛观澜(袁世凯女婿)宅出演堂会,她在剧目《黄鹤楼》中饰演刘备;12月1日,加盟上海大世界游乐场乾坤大京班,成为正式演员,同台的有李春来、粉菊花等。

1920年,在乾坤大京班演出至11月合同期满为止;12月14日,正式搭班黄金荣开设的共舞台,将艺名孟筱冬改为孟小冬,接替露兰春在连台本戏中担任主演,演出剧目有《宏碧缘》《枪毙阎瑞生》等。

1921年,在上海共舞台演出至11月下旬合同期满,应邀赴福建作短期演出,接着又赴南洋小吕宋(今菲律宾吕宋岛)演出数月;同年,在百代公司灌制《击鼓骂曹》《逍遥津》《徐策跑城》《武家坡》《乌盆记》《捉放曹》等唱片。

1922年8月20日,与师傅仇月祥、琴师孙佐臣由上海同赴汉口演出,演出期间结识女老生姚玉兰,两人义结金兰。1923年春,结束在汉口近半年的演出,回到上海。

1924年6月至7月初,应邀赴无锡,在庆升园主演了《四郎探母》《失空斩》《逍遥津》《珠帘寨》《十八扯》等剧目。返回上海后,根据孙佐臣的建议,继续走谭、余派的戏路,准备北上求师深造;同年秋,武生白玉昆在上海商议组班北上,孟小冬加盟白玉昆戏班,仇月祥、孙佐臣随同前往。北上途中,在济南演出数月,并被召到山东军阀张宗昌官邸演堂会戏多日。

1925年春,随白玉昆戏班抵达天津,于新民大戏院演出,与白玉昆、赵美英并挂头牌,合演了《武家坡》《乌龙院》《汾河湾》《二进宫》《桑园会》《梅龙镇》《枪毙阎瑞生》《十八扯》等剧目。演出期间,得到谭派名票王君直的指点;6月,从天津至北京;6月5日,搭永盛社坤班在前门外大栅栏街三庆园出演夜戏,以全本《四郎探母》打炮。后陆续于开明、三庆、广德等戏园及城南游艺园演出,剧目有《乌盆记》《南阳关》《四郎探母》《武家坡》《乌龙院》《连营寨》《狸猫换太子》《七擒孟获》等,同时细心观摩余叔岩的舞台演出;同年,在长城、丽歌唱片灌制《珠帘寨》《捉放曹》《逍遥津》三张唱片;8月,参加北京第一舞台盛大义演,与裘桂仙合演剧目《上天台》;8月23日,与梅兰芳合演堂会戏《四郎探母》;12月,为北京晨钟学校义演两场。

1926年,将父母和弟弟由上海接到北京,定居在北京东堂子胡同,随后又搬迁至东四三条25号、26号。此后一边演出,一边向陈秀华、陈彦衡、王君直、苏少卿、言菊朋、李适可、鲍吉祥等问艺,又请杨宝忠说戏兼操琴伴奏;同年,在叶庸芳支持下与金少梅组班,在大罗天剧场演出;同年,在王克敏生日堂会上与梅兰芳合演了剧目《游龙戏凤》。

1927年,经冯耿光等人撮合,与梅兰芳在冯耿光府结婚,对外保密,由此脱离舞台。4月,搬至东城内务部街某巷内,深居简出;9月14日,暗恋孟小冬的大学生李志刚,听闻孟已密嫁梅兰芳,图谋劫杀梅兰芳,结果误杀张汉举(夜壶张三),孟小冬与梅兰芳成为小报议论的中心。

1928年,与梅兰芳发生口角,于9月离开内务部街住处,与雪艳琴在天津共演营业戏十余天,记录演出情况的天津《大风报》创办人沙大风撰文称孟小冬为“冬皇”;11月,陪同梅兰芳赴广州、香港演出。1929年2月,随梅兰芳由广州经上海返回北京;12月28日,梅兰芳率团赴美演出,孟小冬与梅兰芳在寓所送别合影。

1930年8月5日,因梅兰芳祧母(伯母,梅雨田妻子)去世,梅兰芳回北京奔丧,孟小冬也到梅宅,准备以儿媳身份为婆婆奔丧吊孝,却被梅兰芳妻子福芝芳阻拦。梅兰芳劝解俩人不成,只能请孟小冬的舅父将孟小冬劝回。孟小冬因此事与梅兰芳失和,离开北京,回到天津,在一詹姓宅中,随女主人吃斋念佛;11月10、11日,与华慧麟合作,在天津春和戏院为赈灾义演。此时,梅兰芳也应邀至天津义演,两人重归于好;12月16日,在天津演出义务戏《捉放宿店》,演出结束后随梅兰芳返回北京。

1931年7月,正式提出与梅兰芳分手,脱离家庭关系,返回天津,继续在詹宅吃斋念佛;12月9日,父亲孟鸿群久患中风,病情加剧,孟小冬返回北京探视。在北京期间,请杨宝忠为其说戏调嗓;同年,在长城公司灌制《捉放曹》《珠帘寨》唱片。1932年9月,在天津拜苏少卿为师;9月下旬,在天津出演营业戏。

1933年9月5日,在天津《大公报》发表“紧急启事”,说明其与梅兰芳的关系,连载3天,随后正式重返舞台;9月25日,在北京吉祥戏院演出全本《四郎探母》;10月19日-21日,在天津明星大戏院演出。在天津期间,向谭派名票程君谋请益,并请程君谋为之登台操琴。

1934年,不定期在北京、天津等地演出,并向鲍吉祥学演余派戏《失空斩》《捉放曹》《四郎探母》《乌盆记》等;9月27日,在北京吉祥戏院与王泉奎、鲍吉祥合演剧目《捉放曹》;12月,经杨悟山、窦公颖介绍,在杨宅宴会上拜余叔岩为师。其后,余叔岩常至杨宅为孟小冬说戏,排身段。

1935年,继续在在北京、天津作不定期演出;11月,与章遏云应邀同赴上海于黄金大戏院义演,原定唱20天,但因健康关系只演了8天即中断演出,演出剧目有《空城计》《捉放曹》《珠帘寨》《盗宗卷》《南阳关》《乌盆记》等。

1937年4月,在天津中国大戏院与张君秋、周瑞安、李多奎、李春恒、吴彩霞等演出《失街亭》《乌盆记》《武家坡》《盗宗卷》《法门寺》《四郎探母》等剧目;5月,应上海黄金大戏院之邀,与章遏云、陆素娟为该戏院迁址重新开张剪彩。剪彩结束后,杜月笙四夫人姚玉兰将其留在身边,同住在姚玉兰处18层公寓(今锦江饭店),由此孟小冬与杜月笙开始有了接触;11月,日寇占领上海,杜月笙与姚玉兰逃往香港,孟小冬回到北京。

1938年,经杜月笙的账房黄国栋在上海联络,孟小冬曾往香港九龙,与杜月笙、姚玉兰相聚数月,后经上海返回北京;10月21日,在北京泰丰楼,孟小冬正式拜余叔岩为师。鉴于余叔岩每天傍晚才起床,所以孟小冬每天下午请余叔岩的琴师王瑞芝给她吊嗓练唱,然后在晚7时左右到余府学戏,至凌晨下课返家;12月24日,在北京新新戏院进行了拜师后的首次公演,演唱了余叔岩亲授的剧目《洪羊洞》,余叔岩亲临戏院把场,配角有李春恒、裘盛戎、鲍吉祥等,王瑞芝操琴。

1939年至1942年,继续在北京每日与琴师王瑞芝往余叔岩处学戏,基本停止演出。1943年5月19日,余叔岩因病去世。此后,孟小冬隐居北京。

1945年,为庆祝抗战胜利,与程砚秋在广播电台合唱剧目《武家坡》,但因病体力不支,只唱了一句西皮导板“一马离了西凉界”,后由杨宝森代替唱完;9月,杜月笙先行返回上海,让账房黄国栋写信给孟小冬,催其南下。孟小冬接信后来到上海,与杜月笙同住在18层公寓。在上海期间,常参加吴彬青家的艺术沙龙。

1946年约5月,孟小冬以探母为由,向杜月笙、姚玉兰辞别,返回北京;12月,北京各界为庆祝抗战胜利,在怀仁堂开堂会戏,孟小冬与李世芳合演了剧目《武家坡》。

1947年5月,为杜月笙60岁生日义演,提前赴上海排练;9月3日,为陕西水灾义演暨贺杜月笙60岁生日演出开始,共义演10天,孟小冬于7、8两日连演剧目《搜孤救孤》,饰演主角程婴。演出结束后,孟小冬宣布从此告别菊坛,不再演出,随后返回北京。

1948年下半年,平津战役打响,杜月笙派人将孟小冬接到上海。1949年4月27日,与杜月笙、姚玉兰迁居香港,住在坚尼地18号。1950年秋,与杜月笙在香港举行婚礼。

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病逝,孟小冬分得遗产2万美金;约11月,与姚玉兰失和,搬出坚尼地18号,迁居铜锣湾使馆大厦公寓,深居简出,只偶尔由琴师王瑞芝为之操琴,吊吊嗓子;同年,协助孙养农撰写《谈余叔岩》一书。

1952年5月,结识画家张大千;同年秋,参加欢送张大千侨居巴西惜别宴会,孟小冬即席反串剧目《贵妃醉酒》助兴,并赠张大千自唱录音带。1953年,为孙养农所著《谈余叔岩》一书作序,题为《仰思先师》。

1955年春,琴师王瑞芝离开香港返回大陆,孟小冬的调嗓改由琴师任莘寿、郭晓农、赵仲安等代替。此时,也有人劝说孟小冬返回大陆,孟小冬未同意。

1957年春,民主人士章士钊受周恩来总理之托,南下做统战工作,试图游说孟小冬重返内地,允诺可安排她到戏校教课,并为其拍摄舞台艺术片,但孟小冬最终婉拒了。

1958年,迁入摩登台居住并教授学生。1963年春,北京京剧团组团赴香港演出,主要演员有马连良、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等,行前受周恩来总理委托,邀请孟小冬回大陆观光,后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1964年,迁居北角继园台5号,平时居家休养,练习太极拳。1967年春,与迁居台湾的姚玉兰通长途电话,两人重归于好;9月,受姚玉兰之邀请,乘安庆轮移居台湾,于9月12日下午1时半,抵达基隆,随后到台北定居。

1968年,居住在台北信义路,发表声明,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定期去昆明街法华寺念佛诵经。平素在家静养,以看电视、打牌消遣。1970年10月,为香港《大成》杂志的特刊“纪念余叔岩80诞辰”撰文《纪念先师余叔岩先生》。

1976年11月15日,往法华寺诵经,随后众弟子及亲友为其在家中“暖寿”;11月16日,举行庆祝70大寿典礼。1977年5月25日,在一阵剧烈的哮喘之后,孟小冬突然昏迷,送至医院抢救无效,于5月26日晚11时50分,因肺气肿和心脏病并发症去世,终年70岁;6月8日,在台北举行了1000余人参加的公祭仪式和葬礼。

主要作品

代表剧目

剧目名称

备注

《碰碑》

《捉放曹》

《洪羊洞》

《盗宗卷》

《鱼肠剑》

《乌盆记》

《空城计》

《珠帘寨》

《御碑亭》

《搜孤救孤》

《击鼓骂曹》

《四郎探母》

唱片作品

唱片

时间

演员/发行公司

《捉放宿店》

1921年

孟小冬饰陈宫、孙佐臣京胡/百代1面

《逍遥津》

孟小冬饰汉献帝、孙佐臣京胡/百代1面

《武家坡》

孟小冬饰薛平贵、孙佐臣京胡/百代2面

《徐策跑城》

孟小冬饰徐策、孙佐臣京胡/百代2面

《打鼓骂曹》

孟小冬饰祢衡、孙佐臣京胡/百代2面

《乌盆记》

孟小冬饰刘世昌、孙佐臣京胡/百代2面

《珠帘寨》

1925年

孟小冬饰李克用/-

《捉放曹》

孟小冬饰陈宫/-

《逍遥津》

孟小冬饰汉献帝/-

《珠帘寨》

1931年

孟小冬饰李克用、杨宝忠京胡/长城2面

《捉放曹(行路)》

孟小冬饰陈宫、杨宝忠京胡/长城2面

《捉放曹(宿店)》

孟小冬饰陈宫、杨宝忠京胡/长城2面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自

艺术特色

扮相

孟小冬生的明眸隆准,扮须生星眉剑目、端庄儒雅,予人以好感。

台风

孟小冬的台风极佳,用“温文儒雅,俊逸潇洒”八个字可以概括,使人有“与君子交,怡怡如也”的感觉 。

唱功

孟小冬有一副好嗓子,五音俱全,四声具备,膛音宽厚,最难得的是没有雌音。拜余叔岩为师后,又练出沙音,更臻完善。

孟小冬的唱功,除了因有嗓子,可以任意发挥,无往不利以外,最宝贵的,是她唱得十分考究,一丝不苟,不论上板的、散的、大段儿的,或只有两句,她都搏狮搏兔,俱用全力。在《乌盆记》(又名奇冤报)中,【反二黄】一段,除了腔好以外,她还唱出一种悲戚、冤枉、诉苦的气氛来。最后的高潮,是公堂那段【碰板流水】,“未曾开言泪汪汪”,虽然面朝里唱,却是字字清楚,抑扬得宜,珠走玉盘,并剪哀梨。在《四郎探母》中,坐官一段慢板,唱腔悠扬以外,孟小冬还唱出忧思烦闷的气氛来。与公主和六郎对口的快板,及哭堂别家的散板,都是全力以赴,前者爽脆,后者跌宕。

念白

孟小冬的念白发音准确,咬字清晰,抑扬顿挫,徐疾有致。在《空城计》中,头一场“坐帐”那段“羽扇纶巾……”的大引子,孟小冬念得字音正确,阴阳分明,有韵味、有气氛,而且还有丞相的风度。

做表

在做表方面,孟小冬脸上有戏,善用眼神,表演不瘟不火,妙造自然。在《空城计》“闻报”一场,旗牌送来地图,孟小冬念“展开”以后,开始看图,先上下左右粗看一下,表示先要了解地理位置。然后仔细观看,一见营盘扎在山上,立刻脸上表情骤变,先惊愕,再诧异,再转变为惋惜、失望,不但有层次,有交代,而且转变得快。马上抬起头来,用眼神表示出急智和决断,吩咐旗牌:“快快去到列柳城,调回赵老将军,快去!”边念边做手式,最后念到“快去!”时,用手一挥,表示出紧急命令的重要来,念、做、表情俱到。

个人生活

孟小冬的祖父孟长七,艺名孟七,为京剧武净兼武生,能戏很多,尤其是武戏有不少“绝活”,曾在太平天国时期英王陈玉成办的“同春社”科班教戏。大伯父孟鸿芳,演武生改小丑。二伯父孟鸿寿,唱文丑,亦通京胡。三伯父孟鸿荣,演文武老生兼武净,艺名“小孟七”。六叔孟鸿茂,工小丑。

孟小冬的父亲孟鸿群,演老生兼红生,1932年2月在北京去世。母亲张云鹤,1952年在北京去世。

感情

1927年,与梅兰芳结婚。1931年7月,正式与梅兰芳分手。

1950年秋,与杜月笙在香港举行婚礼。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病逝。

传人

1952年春,在香港菽园严欣祺府上,由孙养农举香,孟小冬正式收钱培荣、赵培鑫、吴必彰为徒。在港台期间向她问艺者主要有李猷、赵从衍、李相度、蔡国蘅、丁存坤、张雨文、沈太魁、黄金懋、汪文汉、龚跃显等。

爱犬

孟小冬有四只爱犬:白兰地、安蒂、拉克和香槟。

人物评价

孟小冬天赋好,女人而无雌音,是千千万万人中难得一见的。因此,她学得精刻到什么程度,都能发挥尽致,无往而不利。揣摩剧情,刻画人物,做派的细腻传神,如入化境。而扮相的优雅,身段的潇洒,尤其余事。(京剧评论家丁秉鐩评)

在余派弟子中,孟小冬堪称为得其真传者,她程门执辔,苦修五年,以惊人的毅力和虔诚地态度继承了余派的衣钵,身肩重责,将余派曲艺传播大江南北。她取得的成就,为京剧女演员在戏曲舞台上争得了应有的地位,倾动众生的同时也在中国近代戏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人民政协网评)

孟小冬是一位杰出的京剧女演员。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女老生中算得上首屈一指。特别是在余派老生的传承方面,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是最具影响力的余派传人。(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柴俊为评)

后世纪念

1977年3月底,孟小冬生前所遗录音,经整理以《凝晖遗音》为名发行。

1978年,孟小冬的义女杜美霞等人成立了“孟小冬女士国剧奖学基金会”,提供奖学金给优秀、有潜力的京剧人才。

1995年11月,余叔岩孟小冬艺术学会在天津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余叔岩·孟小冬艺术研讨会”。

1998年11月,“第二届余叔岩·孟小冬艺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同时出版了图书《余叔岩孟小冬暨余派艺术》。

2009年9月1日,由万伯翱、马思猛创作的孟小冬传记《孟小冬:氍毹上的尘梦》正式发行。

2014年11月13日,孟小冬基金会、北京京剧院、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推出“余音绕梁—京剧名家名剧演唱会暨‘冬皇故物’专题展览”。

2019年5月10日-12日,根据万伯翱、马思猛创作的孟小冬传记《孟小冬:氍毹上的尘梦》改编,由编剧庄一,导演姬沛创作的话剧作品《冬皇》在中国人民大学如论讲堂上演。

原创文章,作者:来自网友投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dyww.cn/article/20230214135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