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轨道交通(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重庆轨道交通(Chongqing Rail Transit,CRT)是指服务于中国重庆主城区都市圈的城市轨道交通。其第一条线路于2004年11月6日开通观光运营,于2005年6月18日正式开通运营,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截至2019年12月,重庆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有10条,包括1、2、3、4、5、6、10号线、环线、国博线、空港线,线网覆盖重庆主城区全域,共设车站190座、换乘站21个;运营里程329千米,里程总长度位居中国第六位、西部第一位。其中,1、4、5、6、10号线、环线、国博线为地铁系统,约230千米;2、3号线、空港线为单轨系统(跨座式单轨),共98.45千米。截至2019年12月,重庆轨道交通在建线路共有10余条(段),包括1号线朝天门段、4号线二期、5号线南段及北延伸段、6号线支线二期、9号线一期、10号线二期、18号线、环线西南环、江跳线、市域快线璧铜线等,在建里程约250千米;2019年,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是中国第一条跨座式单轨,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因其列车在李子坝站穿楼而过闻名全国。

重庆轨道交通(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历史沿革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提出建设高速电车。拟建三条高速电车线,建设标准采用每米重47.77公斤的钢轨,轨距为1米,最大坡度9%,弯度最小半径80米;主城区车速25千米/小时,郊区45千米/小时;车辆长8米,宽1.8米,双电机,每台分别为35马力;车辆带拖车,每列乘240人;初定10分钟发一班,三线每天总运量约10万人次,部分线路在地下。其中,甲线为龙门浩—两路口—磁器口,乙线为龙门浩—二塘—南温泉,丙线为龙门浩—石坎—大田坎。

1958年,“重庆市市中区地下铁道工程队”成立,拟对原有防空洞进行拓宽、加固,并新挖从十八梯到临江门的地下隧道,工程在进行了一年多后停滞。

1960年,《重庆市城市初步规划(1960-1980年)》提出建设“直通与环状”线网布局的“地下快速铁道线网”,以市中区为核心,将新牌坊、小龙坎、杨家坪、石桥铺、两路口等地区串联起来,总长约100千米。

1965年,“重庆市中区地下铁道工程处”再次成立,工程处共分4个工程队,共有1000余人。

1966年下半年,工程再一次瘫痪。但工程基本完成了市中区的地下隧道网:千厮门、望龙门、中华路、十八梯、兴隆街、枣子岚桠、燕喜洞部分贯通。至1971年,工程处被迫停工解散,修建的隧道移交人防部门。

1983年,《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82-2000年)》提出建设“地下铁道”,由朝天门至杨家坪,沿途经过较场口、菜园坝、两路口、鹅岭、大坪、谢家湾,全长约12.2千米。如今的轨道交通2号线走向与该线路基本一致。此外,该规划提出,菜园坝火车站改建后,由梨树湾经沙坪坝至菜园坝的铁路联络线开行城市列车,发挥轨道交通功能。

1988年,重庆曾引入外地商人组建地铁集团投资修建地铁,公司设两路口,并曾开工建设,主要仍是在原人防工事基础上扩展施工。

1991年,《重庆市综合交通规划(1990-2005年)》提出建设“南坪—新牌坊、朝天门—双碑、朝天门—九宫庙”3条干线轻轨,以及“杨家坪—石桥铺”轨道连接线的规划方案,线网总长约55千米。如今的轨道交通1、2、3号线走向与其基本一致。

1998年,《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在1991年综合交通规划基础上,保留了朝沙线,调整了朝新线半岛地区走向,将新牌坊—南坪线北向延伸至江北机场,将杨家坪一石桥铺连网线东向延伸至四千米,增加五号线童家院子—冉家坝—高家花园大桥—杨公桥—上桥—中梁山。轨道线路总长约119千米,线网密度约0.36千米/平方千米。

2000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2号线一期工程较场口至动物园段全面开工。该工程被列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十大重点工程,并于2001年4月获得由日本政府提供的政府间发展援助(ODA)27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9.92亿元)贷款。

2003年《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002-2020年)》和2007年《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提出:主城区轨道交通线网格局扩展为“九线一环”,该线网骨架承袭了1998年总体规划轨道线网结构,总长约522千米,线网密度约0.66千米/平方千米。

2004年11月6日,2号线“大坪至动物园”段开通观光运营,在逐步增加站点、增加班次、降低票价后,于2005年6月18日正式开通运营。

2006年7月1日,2号线向南延伸至新山村。

2007年4月6日,3号线一期工程“二塘至龙头寺”段开工;同年6月18日,1号线一期工程朝天门至沙坪坝段开工。

2011年7月28日,1号线“小什字至沙坪坝”段开通试运营;同年9月29日,3号线“两路口至鸳鸯”段开通试运营。11月8日,向北试运营延伸至长福路段;12月30日,二塘至江北机场全线39千米开通试运营。重庆轨道交通初步进入网络时代。

2012年9月28日,6号线“五里店至康庄”段建成通车;同年9月29日,重庆轨道交通成为内地继京沪深穗宁之后第六个客流量突破百万的轨道交通。12月20日,1号线“沙坪坝至大学城”段建成通车。12月2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2012-2020年)》,获批规划项目共8个,全长215.04千米,项目总投资约1097亿元。12月26日,6号线“康庄至礼嘉”段开通试运营。12月28日,3号线“二塘至鱼洞”段建成通车。

2013年5月15日,6号线支线一期“礼嘉至悦来”段开通试运营;同年10月28日,环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12月3日,4、5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12月31日,6号线二期“礼嘉至北碚”段建成通车,标志着轨道交通全部覆盖重庆主城九区。

2014年9月,6号线“五里店至茶园”段全线贯通。同年12月30日,1号线向西延伸至尖顶坡;2号线向南延伸至鱼洞;6号线向东南延伸至茶园,标志着重庆轨道交通第一轮建设基本完成。

2015年1月7日,重庆市首条以PPP模式建设的地方铁路——市郊铁路渝合线节点工程开工。2015年,重庆轨道交通在建线路共153千米,计划完成投资190亿元。

2016年3月,重庆轨道交通免费Wi-Fi上线。同年4月,3号线重庆北站站更名为重庆北站南广场站。9月12日,5号线跳磴至江津段中梁山隧道节点工程开工建设。9月28日,重庆首条采用PPP投融资模式建设的轨道交通线路——9号线开建。10月28日,6号线支线二期和10号线二期开工建设。12月28日,3号线北延伸段(空港线)“碧津至举人坝”开通试运营。

2017年12月28日,5号线一期北段、10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复了《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同意新增4号线二期、5号线北延伸和5A线等3个项目,规划期为2018~2023年。同年12月28日,重庆轨道交通环线东北半环、四号线一期开通。

2019年1月25日,5A线、4号线二期、5号线北延伸段集中开工;4月10日,9号线二期(兴科大道站至花石沟站)全面动工开建;6月30日,全线网实现移动支付扫码购票;12月1日起,四座车站名称变更为以高校名称命名;12月30日,环线西南半环(海峡路至鹅公岩大桥至二郎段)、1号线尖璧段开通试运营;12月30日起,全线网实现移动支付扫码过闸。

运营线路

运行时间

截至2018年6月,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环线首末车时间为:07:30、20:30,其余线路起止站的首末车时间均为:06:30、22:30。

封站管控

此外,逢平安夜、圣诞夜、新年夜等,重庆轨道交通各线路部分靠近商圈站点将会封站不停靠。

如2015-2018年的12月24日、25日、31日,从当晚19时起,1号线不停靠小什字站、较场口站、七星岗站和两路口站;2号线不停靠较场口站和临江门站;3号线不停靠两路口站、华新街站、观音桥站和红旗河沟站;6号线不停靠小什字站、红旗河沟站、大剧院站、上新街站。

管理规章

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实施建设和运营管理重庆轨道交通的依据的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0号)、《重庆市轨道交通条例》及《重庆市轨道交通乘坐规则》(渝交委法〔2012〕6号)。重庆轨道交通的执法单位是重庆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

《重庆市轨道交通条例》经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11年3月25日通过,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重庆市轨道交通乘坐规则》自2011年9月30日首次颁布施行,2012年由重庆市交通委员会予以修订,自2012年3月16日颁布施行。

2016年1月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了重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乘坐导引

导引标识

重庆轨道交通的导向系统由日本GK设计公司参照日本的山手线制作,乘客所见标志均是在1.65米的高度可视范围内。

周边蓝色导向牌:

在重庆轨道交通车站500米范围内的交叉路口或公交车站等,设置有一个深蓝色的车站位置导向牌。导向牌上有文字说明,显示即将前往的线路、站点以及与车站的距离,沿着引导向牌可找到轨道交通站出入口。

出入口绿色立牌:

在轨道交通车站的入口处设置有形似绿色棒棒糖的立体标牌,标牌上为重庆轨道交通的标识。

票务政策

车票价格

重庆轨道交通实行“实行里程计价、递远递减”的计程票价:乘客乘坐轨道交通1次,在180分钟内(超时须按最高单程票价付费买票),按照乘坐里程计算票价;起步票价2元,最高票价10元,但实行最高票价7元封顶的优惠票价。

车票优惠政策

1.使用宜居畅通卡(即重庆公交卡)、手机NFC重庆畅通卡、开通电子钱包功能的成人优惠卡,乘车可享单程票价格基础上9折优惠。

2.开通电子钱包功能的学生卡乘车可享受单程票价的5折优惠。

3.年满70周岁的老人、残疾军人、因公致残的人民警察、盲人和其他一级二级残疾人凭有效证件可办理免费卡,凭卡免费乘车;三级四级残疾人凭残疾人证办理爱心优惠卡半价乘车;残疾人携带随身必备的辅助器具应予免费。

4.一名成年购票乘客可以免费带领1名身高1.3米以下(含1.3米)的儿童乘车,超过一名的,按超过人数购票。

5.乘客持同一张“宜居畅通卡”使用电子钱包时,在1小时内可在重庆主城区轨道交通与张贴有“换乘”标识的“一票制”公共汽车之间,实行轨道交通与公交双向优惠换乘。

车票种类

1.扫码过闸:重庆轨道交通全线网实现移动支付扫码过闸,支持官方APP“渝畅行”、支付宝、微信、银联云闪付四种支付方式,其中支付宝、微信、银联云闪付的“乘车码”兼具轨道与常规公交支付功能,实现“一码通乘”。同时采用“先检票、后付费”的运营模式,使用过程中遵循“一人一码、一进一出、进出同码”的匹配原则。

2.手机NFC:小米、华为、OPPO、vivo、一加、魅族等手机品牌部分机型可开通NFC重庆畅通卡。

3.单程票:乘客购买后,限在购票车站站当日1次乘车使用,出闸时回收。单程票仅限单人、单次于车票发售当日限时使用,仅限于购票站进闸,不能挂失。乘客持票超程或超时出闸,需按规定补票。

3.宜居畅通卡:即重庆公交卡,包括宜居畅通卡普通卡、免费卡(含敬老卡和爱心卡)、爱心优惠卡以及需开通电子钱包功能后才可乘坐轨道交通的学生卡、成人优惠卡等。

4.纪念票:根据节日或有纪念意义的活动发行的车票,其使用规则以当次发行票卡规定为准。纪念票售出后不退换,需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车票不回收、不可挂失。

5.定次票:发行时限定使用次数,在有效期内限单人使用。车票不回收、不挂失、不退票。

6.一日票:在有效时间内,可在任意站点不限次不计值使用的车票。采用不记名方式发行,不挂失、不退票、不回收、不可储值(次),每次仅供1人使用。

扫码购票

截至2019年4月,重庆轨道交通环线1、4、5、10号线以及环线的自动售票机和人工售票机支持支付宝、微信扫码购票。

移动支付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一是人工售票,乘客在人工售票亭购票时,向工作人员展示微信、支付宝等App的付款码,由工作人员持扫码枪扫码完成购票;二是自动售票机售票,乘客在购票界面中,先选择购票站点以及张数,再选择扫码支付;三是乘客使用手机支付软件并打开“扫一扫”功能,扫描自动售票机界面中的二维码,在App中点击“确认支付”按钮。支付成功后,自动售票机开始发售单程票,乘客取走车票即可。

颜色标准

根据《重庆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志设置标准》,重庆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志采用的颜色以潘通色卡为标准。其中,引导进站或换乘的标志基色应采用白色或线路识别色,引导出站的标志基色应采用黄色,确认设备设施位置的标志基色应采用灰色;白色为:PANTONG WHITE,黄色为:PANTONG 012C,灰色为:PANTONG 432C;各线路使用相应的线路识别色,如下表所示。

  • 线路主题

重庆轨道交通“九线一环”线路文化主题

线路

文化主题

表现元素

1号线

人文风情

重庆人文缩影

2号线

巴渝文化

重庆久远的历史文化

3号线

寻常百姓

市井百态,真善美、和健礼

4号线

友好城市

开放的重庆、友好的重庆

5号线

印象重庆

重庆经典的城市形象

6号线

巴山渝水

重庆秀美山水的缩影

7号线

群英浩萃

最有代表性的重庆历史人物

8号线

古镇映辉

重庆古镇保护与变迁

9号线

民间文化

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环线

重庆记忆

老重庆的历史钩沉

特色站点

站点名称

所属线路

特色简介

李子坝站

2号线

2014年8月,列车通过该站穿楼而过的照片爆红网络,车站位于一幢居民楼的第八层,轨道和列车从楼中穿过。

小龙坎站

1号线

“绿色森林浪漫”,在从站台到站厅,还有各个进出站口的踏步上,都被设计者们画上了“草坪”,像是一条绿色步道。

两路口站

1、3号线

“老重庆记忆”,沿着站厅走,来到车站进站口,一幅“百年物品”文化墙出现眼前。山城牌啤酒、红岩牌缝纫机、蓝舞牌录音机,还有天府可乐、“大哥大”手机,每一幅画面,还是那么的真实与温暖。百年重庆仿佛就在眼前。

烈士墓站

1号线

“抽象涂鸦艺术”,车站内的室内装饰画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是中国国内最大的涂鸦地铁站,其室内涂鸦面积为全国第一。

磁器口站

1号线

“言子文化艺术墙”,车站选用重庆具有代表性的“重庆言子”为设计元素,配以通俗易懂的注释以及生动有趣的图画,将重庆特色文化从不同侧面向乘客展现,以轻松诙谐的表达方式展现了重庆独特的民俗文化。

平安站

2号线

“接近90度弯道”,平安站有着近90°的弯道,为全国之最,乘坐时犹如在体验坐过山车。

牛角沱站

2、3号线

“时光隧道”,2、3号线在此站垂直相交,换乘通道是一条观景走廊,从走廊两侧看出去,一侧是奔腾的嘉陵江,另一侧是盘旋的立交桥和街市景象。

重庆北站南广场站

3号线

车站站台整面墙上有一幅巨大的“导游图”,图上标注了主城各个主要旅游景点。

江北机场站

3号线

“青花瓷中国风”,站内整个墙面只有白、蓝两色,圆形花纹围成的“盘子里”,“盘子里”绘上高楼大厦、跨江大桥、嘉陵江甚至连江上渔舟,素雅、清净。

国博中心站

6号线

极具梦幻色彩内有30个酷似“蘑菇”的装饰,灯光璀璨,有着浓郁的梦幻色彩。且站内墙上罗列着重庆著名风景区,图画一目了然,又极具古典韵味。

红土地站

6号线

该站是中国最深的地铁站,车站埋深地下61米,刷新了重庆地铁1号线马家岩站创下的纪录;进出站需花3分钟乘坐4段长扶梯出站楼梯,被称为“锻炼身体的好地方”。

轨道报刊

《都市热报》创办于2011年12月22日,由重庆日报和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联合主办,重庆晚报编辑出版的新闻报刊,每日晨间在重庆轨道交通各大车站免费派送,实行“进站免费领取、出站回收”的模式。

轨道Wi-Fi

2016年3月中旬,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免费Wi-Fi正式上线,重庆成为西部第一个开通运营轨道Wi-Fi的城市,也是中国第二个开通“车地无线”轨道Wi-Fi的城市。该Wi-Fi可在1号线车站站台和站厅以及列车车厢内使用。6号线免费Wi-Fi于同年9月上线,3号线原计划2016年内上线运行,在建的4号线、环线在建成通车时,Wi-Fi将同步上线。

重庆轨道交通Wi-Fi网络使用专用的信号通道,采取“车地无线”技术,攻克了运动传输、无缝连接、多网合一、防干扰、复杂工程环境等技术难关,在站台、通道、列车内实现无缝连接,可满足轨道交通早晚高峰时期大量乘客(平均每列车可接入500台设备)接入并使用Wi-Fi,理论网速高于3G网络,平峰期将接近或超过4G网络。

使用方法:在1、6号线站厅、站台或车厢内连接名为“HeiKuai”的热点,根据页面提示操作使用。

建设规划

在建线路

总体规划

按照规划,至2050年,重庆市轨道交通将建成18条轨道交通线路,形成“十七线一环”线网布局,构成轨道交通“环+放射”网络结构线网,总里程长度约820千米,其中主城线路约780千米,主城轨道线网密度将达到0.69千米/平方千米,轨道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为45%,占公交出行比例为60%。

2012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2012-2020年)》,获批的规划项目共8个,规模215.04千米,项目总投资约1097亿元。到2020年,第二轮规划建设完成后,重庆轨道交通将形成9条线路,总长410.24千米。

根据2016年7月,重庆轨道交通集团公布的“重庆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显示,第二轮拟新增项目包括:4号线二期(唐家沱-石船)、5号线北延伸段(园博中心-悦港大道)以及5号线支线(富华路-跳蹬南)。

2018年11月28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关于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的批复》(发改基础〔2018〕1748号),同意重庆市新建5A线、4号线二期、5号线北延伸段等三条线路,总长度70公里,总投资515亿元。

价值意义

重庆轨道交通建设近年成绩很大,城市轨道穿山越岭、跨越两江,穿梭在街巷和楼宇间,成为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和城市“名片”,更是助推发展、便民利民的“快车道”。(重庆日报 评)

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在设计上突出体现了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为乘客提供惬意舒适的乘车环境。列车内采用了具有加热功能的不锈钢座椅,车站内设置了环境监测点、空气净化装置及通风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车站内温度和湿度,提高空气品质;站厅内设有乘客问询处、乘客信息自助查询系统、便民自助银行、手机自助充电系统以及具备纸币循环找零、硬币多枚投入功能的自动售票机和通行能力强、通过率高、安全可靠的回缩型门式自动售检票系统。(重庆日报 评)

原创文章,作者:来自网友投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dyww.cn/article/20230412146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