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

郑杭生(1936—2014),浙江杭州乐清人,出生于浙江杭州,成长于浙江余姚。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社会学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名誉院长。2014年11月9日九时左右,郑杭生先生因病逝世,享年78岁。先生致力于社会学的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构建,开创了社会运行流派,影响超越了社会学界。

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

人物简介

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终身特聘教授,社会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评审组成员和召集人。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评审组组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等。

2004年开始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社会学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等项目多项,出版专着及国家级教材数十部,发表学术论文约300篇。着重研究理论社会学及其应用,迄今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有: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等。1991年10月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证书。2008年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在社会学论文被引用最多的作者中位居第三。入选“2007(首届)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505名学者名单。2009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50名之一。

基本资料

姓 名: 郑杭生

性 别: 男

民 族:汉族

出 生:1936年

籍贯:浙江 杭州人

任教专业: 法学-社会学类

在职情况: 在职

所在院系: 社会与人口学院

人物经历

郑杭生,

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社会学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名誉院长。

郑杭生教授在社会学理论上建树颇多,先后提出了“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社会学本土论”、“社会互构论”等四论。这四论被认为是“在世界上提出了具有东方学术品格的中国人自己的原创性社会学理论”,他和他的学术团队在社会学界被称为是东方“社会运行学派”,他本人被认为是“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开拓者”之一。有学者认为,他的社会学理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学在世界社会学格局中的兴起”。

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留校任教。

1981—-1983年——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进修社会学和现代西方哲学,以副研究员身份作访问学者,进修社会学和现代西方哲学。

1984年——受命创建人大社会学研究所,1987年建立社会学系。

1986年—-1993年分别作为学术带头人建立“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硕士点和博士点,1998年建立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

1987.9—-1997.5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社会学系第一任主任,副校长。

1994.8—-10——在美国杜克大学进行研究和讲学。

1997.8—-10——在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讲学。

1998.4—-1999.1——在日本立命馆大学担任客员教授,讲学一学年。

2012.11——在浙江农林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2003年担任为期八年的《奥运会总体影响项目〈OGGI〉》的首席专家。

2004年开始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社会学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进行讲学活动。

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北京市社会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评审组召集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评审组长,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分别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方面的“七·五”、“八·五”、“十、五”重点课题、“九·五”重大课题。

郑杭生教授毕生奉献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担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市社会学会名誉会长,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世界郑氏联谊总会名誉会长、最高决策委员会主席,河南省郑文化研究院院长。

【沉痛悼念郑杭生先生】社会学界泰斗,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九时左右因病逝世,享年78岁。郑老先生曾任人民大学副校长,亦是人大首批一级教授。先生致力于社会学的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构建,开创了社会运行流派,影响超越了社会学界。缅怀!

代表作品

译着类

1、《休谟》 译着 中国社科院出版社 1990.06 校审

2、《维特根斯坦》 译着 中国社科院出版社 1989.05 校审3、《现代资产阶级理论社会学批判》译着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1.09 主译

4、《作为逻辑的辨证法》 译着 海人民出版社 1964. 主译

代表作

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报告:弱势群体与社会支持》(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

2、《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

3、《社会学专业主干课教学基本要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

4、《中国社会结构》日本早稻田大学出版社2002.6

5、《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变迁及发展趋势》(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

6、《邓小平发展思想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系列文集》(第一作者,2000,7;党建读物出版社)

7、《跨世纪的中国社会学——""九五""期间社会学研究回顾与""十五""期间社会学发展瞻望》(主编,2001,1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又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社会学本土化从世界到中国的理论和实践》(第一作者,2000,7;党建读物出版社)

9、《中国社会学史新编》(第一作者,2000,5;高等教育出版社)

10、《郑杭生文集》(1998,10;宁夏人民出版社)

11、《人权:从世界到中国–当代中国人权理论与实践》(第二主编,1999,9;党建读物出版社)

12、《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又名《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历史、现状与前瞻》(第一作者,1999,7;党建读物出版社)

13、《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主编,1998,1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论文

1、《社会运行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探索的梳理和回顾之一》,《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现代性过程与社会学理论的个性——社会互构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新探索之一》,与杨敏合作《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电子刊物《社会学视野》2003,创刊号。

4、《五点希望: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之路——以社会学为例》,与杨敏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第3期,月日出版。

5、《中国社会学:现状,前景,问题》,《光明日报》2003年5月6日。

6、《权益自主与权力规范——对现代社会中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多视角分析》,与杨敏合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第3期。

7、《当前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价值基础、基本目标与政策选择》,与李迎生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3年,第5期,摘要刊登。

8、《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前现代到现代的社会学考察》,与杨敏合作《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9、《论我国社区治理的双重困境与创新之维——基于北京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分析》,与黄家亮合作《东岳论丛》2012年第1期。

10、《从社会成员“无感增长”转向“有感发展”——中国社会转型新命题及其破解》,《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1期。

11、《论“传统”的现代性变迁——一种社会学视野》,《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1期。

12、《“理论自觉”与中国风格社会科学——以中国社会学为例》,《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13、《孙本文先生对早期中国社会学贡献的再认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14、《走向有序与活力兼具的社会——现阶段社会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15、《城乡一体化与同城化齐举并进》,《红旗文稿》2013年第20期。

作品特点

“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有所贡献,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的认识有所深化”,是郑杭生教授从事社会学研究20多年来给自己设定的学术目标,并锲而不舍地加以追求,希望通过这种追求,对实现“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社会学深层理念有所推动。

作为上述追求和探索的结果,他提出了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等“四论”,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对因重大社会变革而出现的热点问题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回答,显示了社会学学科的独特价值,在社会学界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第一册收集了有关“四论”的文章。这些文章既有论述亦有论战,清晰地展现了“四论”的提出、产生影响、走向完善、用以解释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论探索过程。

第二册分“改革发展稳定”、“阶级阶层结构”、“城市农村问题”、“文化义利信仰”、“民主自由人权”、“社会随笔简评”等6大部分,运用“四论”对中国社会的多个领域进行了分析,对巨变中的中国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给予了自己的回答。

第三册收录了作者自1986年以来撰写的论文、报告、书评等140多篇,从体制条件、政策环境、社会氛围等方面对当代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的历史、现状作了梳理介绍,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前瞻式的分析。

取得成就

1. 1987年11月《社会学对象问题新探》获北京市中青年优秀科研成果奖;

2. 1991年10月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证书;

3. 1992年 2月《社会学概论新编》获北京市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4. 1992年10月《社会学概论新编》获国家教委“第二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5.1994年11月《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6. 1995年6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坚持民主集中制》获全国报纸理论宣传1994年度优秀文章一等奖;该文还同时获1994年度北京市属主要报刊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

7.1995年7月《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获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社会学概论新修

8. 1995年10月《社会学概论新修》获国家教委“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

9. 1996年8月《关于21世纪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几点展望》一文获“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学历史使命全国理论研讨会”一等奖(中国社会学会);

10. 1996年10月《人权史话》获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1. 1996年12月《分清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议会民主的界限》一文获“全国第三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入选证书;

12. 1997年5月“社会学转型理论的教学与应用”获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13. 1997年5月《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国家与社会——从文化的角度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协调》获“走向21世纪的中国社会学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社会学会);

14. 1998年12月10日《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获全国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5. 1998年12月1日《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6. 1999年6月《邓小平与当代中国社会学》获“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20年的回顾与新世纪前瞻”学术年会获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社会学会);

17. 1999年7月《重在业绩》获人民论坛征文三等奖;

18. 1999年9月《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9. 2000年9月《社会学中国化的几个问题》获“面向21世纪的社会学——2000年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 2000年8月《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实证研究》获第七届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21. 2000年11月《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2. 2000年12月《社会结构转型理论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实践》获优秀教学成果奖校级一等、北京市一等、国家二等;

23. 2000年12月因洪大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指导教师奖;

24. 专着《人权:从世界到中国——当代中国人权的理论与实践》获2001年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八届“入选作品奖”;

25. 《社会结构转型理论的课题体系建设与教学实践》2001年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6. 《社会结构转型理论的课题体系建设与教学实践》2001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7. 2002年12月与王万俊合着的《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人物评价

郑杭生是社会学界家喻户晓的学术泰斗,新时期我国社会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奠基人、社会运行学派的开创者。他在社会学定义、社会运行、社会转型等方面的开创性研究,体大思精,影响广泛,为社会学的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构建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是中国目前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

郑杭生教授本人被认为是“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开拓者”之一。有学者认为,他的社会学理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学在世界社会学格局中的兴起”

郑杭生的社会运行理论的影响,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社会运行研究,正开始在中国社会学中出现。郑杭生开创了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流派——社会运行流派。而且,他的社会运行论所产生的影响已超出了社会学界,为人口学、历史学界的一些学者所认可。

评价百步亭经验

郑杭生会上高度评价百步亭社区在社区建设与制度创新中取得的成就。百步亭社区是武汉市五种社区类型的一种,是其中新型社区建设的典范。百步亭集团创造了著名的百步亭社区管理模式和百步亭社区运行机制,达到了管理服务完善、治安秩序良好、生态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密切、社会风尚文明、群众安居乐业的要求,显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区的框架。

郑杭起认为,百步亭集团在社区建设和制度创新中,实际上体现了这样三点:

一、把社会正义的理念落实到社区制度的方方面面;

二、把共建共享民生四大体系,即服务型政府体系、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代职业体系、社会信任体系,作为自己的实际内容;

三、把建设性的思考批判精神贯穿在制度创新的始终。

这三点,是百步亭社区建设经验包含的深刻意义,也是它的普遍价值所在。

原创文章,作者:来自网友投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dyww.cn/article/20230421147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