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户丸(日本船类)

1991年,为了拍摄电视剧《孤山喋血》,现任南昌天海影视公司总经理的熊建华,同时也是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的会员。熊建华和剧组人员一起到老爷庙水域寻找拍该剧的外景。此时,恰好《垦春泥》杂志负责“乡野纪事”的一名编辑找他约稿,并专门交代要写得神秘一些。联想到他在老爷庙听到的一些传说,便有了他首创的“中国百慕大”。

传言真相

神户丸号沉没之谜来源文学艺术作品

在熊建华刊发在1992年第1期《垦春泥》上的《令人恐怖的“中国百慕大”——来自鄱阳湖“魔鬼三角”的报告》一文中,记者看到,对于“神户5号”沉船之谜,熊建华这样写到:“1945年4月16日傍晚,美丽恬静的鄱阳湖上……一艘庞大的日本运输船,冒着黑烟,突突地向老爷庙驶来。‘神户5号’是一艘超千吨位的黑色大型运输船……正行间,风云突变,巨浪翻涌,巨轮沉入湖底。”这篇以7个页码的篇幅刊发后,顿时引起轰动,被国内外数百家媒体疯狂转载,他自己都没想到,这故事传着传着居然就有人信以为真了。1945年4月16日,2000多吨级的日本运输船神户丸行驶到江西鄱阳湖西北老爷庙水域,突然无声无息的失踪。

为了能让故事更有神秘感和故事性,熊建华又在文中杜撰了一条《民国日报》消息。同时,他还在文中以美国《旧金山论坛报》记者的名义编了一条消息,并根据当地百姓传言“有人曾到此打捞”等传说,想象了新四军游击队没有接到袭击“神户5号”命令、美国谍报机关披露“神户5号”运载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金银珠宝和古玩玉器、美国潜水专家埃德华·皮尔和国民党政府的一位官员于1946年耗资数万元组织了一次打捞等离奇故事情节。有媒体记者和文物工作者反复查阅1945年的《民国日报》及其他当时的各类主流报纸,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

熊建华在都昌县航监站调查时,看到了一段资料:1970年初夏,人们在老爷庙水域发现了一个隐藏的怪物。当地人称它为“湖怪”。于是他在文章中虚构了埃德华·皮尔博士。在《令人恐怖的“中国百慕大”——来自鄱阳湖“魔鬼三角”的报告》一文中,熊建华这样写到:“1978年9月8日,《联合国环境报》发表了埃德华·皮尔博士的回忆文章,首次向世界发布了30多年他在中国鄱阳湖‘魔鬼三角’水域打捞沉船的一条秘闻,引起了世界各国专家的关注。”

文中熊建华还提到了“飞碟”,是因为他在老爷庙当地的确听到了一些关于“飞碟”的传说。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1980年春夏之交,一件更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在一个雨后的黄昏,阴霾漫天的鄱阳湖西部上空,突然出现了一块有台球桌面大小的圆状发光体,它绕着老爷庙水域缓缓游动,时间长达16分钟。鄱阳湖两岸的人们目睹了这一神秘的自然奇观。”

为了丰富故事的细节,熊建华在文章中虚构了《浔阳日报》当时发表了这一消息的故事情节。

熊建华在老爷庙水域寻找外景时,听当地百姓说曾有几百条船到过该水域寻宝,且多为江西、湖北、安徽、福建、浙江等地人。同时,为了争夺水域寻宝,都动用了土枪,也有少许人员伤亡。

按照当地百姓提供的这一线索,他在文章中进行了夸大,将各地的寻宝者写成了江西帮、湖北帮、安徽帮、福建帮和浙江帮,写有“这次混战,湖北帮死7人,伤21人。福建帮死4人,伤13人。打坏渔轮9艘,烧毁渔船4条,经济损失达30多万元”。

后来这些富有想象力的文章通过多种途径流传,加上一些人有意无意的夸大添加成份,变成了今年大家在网上看到的“2000吨级的日本“神户丸”号沉没鄱阳湖的流言。

历史上真实

1938年8月。日军占领中国沿海及长江水道后为独占中国内外航运权益成立了 东亚海运株式会社, 于将日本邮船、大坂商船、日清汽船、近海邮船、三井船舶部、山崎汽船、冈崎汽船、阿波共同汽船、原田汽船、 山下汽船等日本在华各公司的轮船联合组成航运集团。总店设在东京,在天津和上海设立支店,资本金为7300万日元,后 增至1亿日元。

东亚海运株式会社总共拥有客货轮船35艘,总排水量计74,485吨,航线有33条, 其中所谓「中日满」航线占22条。其中一艘原属日本邮轮的"神户丸"于1942年11月在长江因撞船事件沉没。

原创文章,作者:来自网友投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dyww.cn/article/20230428149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