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县(湖北省红安县的旧称)

黄安县是湖北省红安县的旧称,解放后因红安曾是革命的摇篮,又出了上百位将军,因此正式更名为红安县又称将军县,位于鄂东北大别山南麓,邻接河南省。面积178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43146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516662亩,林地面积118万亩。县城距武汉80公里,距黄州130公里,京九、京广铁路联络线从县南穿过。

简介

湖北省红安县的旧称。红安县又称将军县,原名黄安,位于鄂东北大别山南麓,邻接河南省。面积178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43146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516662亩,林地面积118万亩。县城距武汉80公里,距黄州130公里,京九、京广铁路联络线从县南穿过。

历史概述

1916年,以秦文卿为首的辛亥革命同志会成员,为反抗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成立黄安革命突击队,并于5月24日在云台山发动武装起义,翌日晨一举攻占县城,缴获各种枪械30余条,炸弹100余枚,没收官署银币15000多元,释放监狱在押人员300多人,开仓放粮,赈济百姓。不久,突击队遭武装镇压。

“五四”运动后,董必武在湖北传播马列主义,创建共产党组织的同时,积极培养黄安旅汉读书的进步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向家乡传播马列主义,为在黄安建立党、团组织奠定思想基础。1923年冬,中共黄安工作组在武汉中学成立,董贤珏为负责人。1924年初,工作组回县活动。1925年10月,中共黄安县特别支部在县城成立,董贤珏任书记。同年12月,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黄安县特别支部,雷绍全任书记。1927年3月,中共黄安特支改称中共黄安地方委员会,邓用中任书记;4月又改名为中共黄安县委员会,余文治任书记。同时成立共青团黄安县委员会,刘建安任书记。是时,各区均派有党团组织负责人,在全县建立了统一的党、团组织系统。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重大转折意义的八七会议。会后,湖北省委拟定秋收暴动计划。“八七”会议精神和省委的指示传达到黄安、麻城后,两县县委分别举行会议,决定武装暴动。10月下旬,省委派人到黄安七里坪,成立中共黄麻特委和鄂东革命委员会。11月3日,黄麻特委在七里坪文昌宫召开两县党团活动分子会议,部署暴动前的准备工作,成立黄麻起义行动指挥部,潘忠汝任总指挥。11月13日,起义部队誓师七里坪,午夜抵黄安城,经过激战后生俘国民党县长贺守忠。14日凌晨县城解放。18日,黄安县农民政府宣告成立,曹学楷任主席。随后建立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潘忠汝任总指挥。

1927年12月5日,黄麻起义解放21天的黄安城被敌占领,革命军突击重围,留少数人就地坚持斗争,大部分转战黄陂木兰山、黄冈大崎山。1928年1月,鄂东军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4月初返回黄麻。5月,黄安县委和第七军党委召开清水塘会议,首次提出武装割据的口号,决定开辟柴山堡地区,创建较稳固的立足点。10月,中共鄂东特委正式成立。12月,鄂东特委建议并创造性地把黄安、麻城、光山、商城、六安等县划为鄂豫皖特别区。1929年5月、11月,党又领导商(城)南起义和六(安)、霍(山)起义,开辟豫东南、皖西根据地。1930年3月下旬,中央派遣郭述申、许继慎等相继到达鄂豫皖边区。随后,根据中央指示正式组建鄂豫皖边特委和红一军前敌委员会。同年6月下旬,成立鄂豫皖边特别区苏维埃政府。不久,特别区苏维埃政府迁入黄安北部,随特委机关一道分别驻箭厂河、檀树岗一带。从此,鄂豫皖三块根据地正式连成一片,黄安成了鄂豫皖根据地的中心区。

1931年1月,红一军与红十五军在麻城福田河胜利会合,并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同年11月7日,红四军奉命扩编为红四方面军,下辖第四军和第二十五军,总兵力约3万人,徐向前任总指挥。是日在黄安七里坪西门河滩上举行成立大会,并进行阅兵式。

1931年11月11日,红四方面军从七里坪挥师南下,发起著名的黄安战役。黄安战役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扫清黄安城外围敌据点,切断守敌通向宋埠、黄陂的交通线;第二步,围城打援;第三步,总攻。经过红军和地方武装一个多月的英勇作战,胜利完成第一、二阶段战斗任务。12月22日入夜总攻开始,激战半个多小时,歼敌突围部队,并攻占黄安城。历时43天的黄安战役总计歼敌15000人(生俘约万人),缴枪7000余支、迫击炮10余门、电台1部,活捉守敌六十九师师长赵冠英、黄安县民团团总和反动县长、商务会长等人。黄安战役结束后,在县城举行庆祝会,并根据中央分局的决定,宣布将黄安县改名为红安县,以纪念黄安战役的伟大胜利和表彰黄安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

1932年10月,红军主力西移,敌人对鄂豫皖根据地实施第五次“围剿”,并实行“三光”政策。1933年2月6日,敌八十九师进入天台山,将避入深山的群众逼至平头岭,一次屠杀2000余人,造成骇人听闻的“平头岭大血案”。1932年11月29日,鄂豫皖省委在檀树岗召开会议。会议认为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去未归,急需重建一支红军主力,决定以留在根据地的5个红军团为基础,重建红二十五军。11月30日,红军在檀树岗南面河滩上集合,正式宣告新的红二十五军成立,全军约7000人,军长吴焕先、政委王平章。

1937年8月上旬,高敬亭率红二十八军及各地便衣队抵达七里坪。9月,郑位三、肖望东率20余名干部从延安到达七里坪,传达党中央指示,开展统战工作,推动抗日救亡活动。10月,郑位三、高敬亭、何耀榜代表中共与国民党代表刘纲夫、程汝怀、蔡成等在七里坪谈判,达成国共合作抗日协议。至此,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鄂豫皖边区正式形成。

1938年1月中旬,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从汉口到达七里坪,检查红二十八军整训情况,部署部队改编和东进抗日工作。2月中旬,红二十八军正式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为司令员。3月8日,四支队在七里坪河滩上召开东进抗日誓师大会。四支队东进后,留70余人组成四支队七里坪留守处。

1947年9月2日,刘邓大军六纵队十七旅在旅长李德生、政委何柱成率领下从经扶南下到达七里坪。9月4日,攻克黄安城,次日南下攻打黄陂。10月3日,刘伯承、邓小平亲率主力进驻七里坪。10月4日,划归刘、邓大军一纵指挥的中原独立旅再克黄安城,生俘国民党黄安县情报组组长高维钧、少将军事观察员郑晓轩,毙俘敌官兵500余人。

1949年4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三军一二七师先遣队进入黄安,同县大队胜利会合。7日,先遣队进驻黄安城,黄安县委、县人民民主政府由王亮湾迁入城内。至此,黄安全县解放。

原创文章,作者:来自网友投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dyww.cn/article/20230501149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