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种姓制度现在还存在吗(印度低种姓贱民有多惨)

虽然印度独立后种姓制度已被废除,但从现实生活来说,印度种姓制度依旧存在。印度的种姓制度已成为了印度迈向现代化之路的一个巨大“包袱”。这个包袱之所以从始至终让印度无法摆脱,不仅在于种姓制度已与印度的民间宗教信仰高度融合,更在于它被印度的统治阶级视作阐述自身剥削统治合法性的工具,而被运用得得心应手。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在印度的首陀罗,我在印度的刹帝利。”

提及印度,人们总会想起“肮脏”、“强奸”、“贫富差距”、“混乱”等种种落后的代名词。而当学者和媒体想要分析印度至今为何仍有如此落后的一面时,都不由得会追溯到具有千年历史的印度种姓制度。

在古老的印度半岛上,雅利安人,波斯人,突厥人,英国人……你方唱罢我登场,为何只有种姓制度在印度屹立不倒?作为社会底层的“低种姓”印度群体,他们的生活究竟有多悲惨?今天,本期节目为您讲述:印度人民“搬不走”的大山——种姓制度。

印度种姓制度,究竟从何而来

种姓制度,指的是通过内部婚姻、继承的方式,将某一特定阶层生活方式传承下去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并不是印度独有的发明,历史上蒙古帝国的“四等民制”,法国波旁王朝的三层等级制,都具有“种姓制度”的色彩。

但不可否认的是,纵观世界各国的种姓制度史,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一个,它存在的时间几乎和印度半岛的历史一样漫长。

(古印度文明建筑)

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来自中亚地区的雅利安人征服古印度文明后,将征服者的吠陀文化带到了这片土地上。其中,种姓制度就是吠陀文化的产物。

在吠陀文化的代表神话作品:《梨俱吠陀·原人歌》中,有这样的记载:“原人”是宇宙万物的源头,创造了世上的一切事物,这个很像中国古代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

在原人创造的人类社会中,负责祭祀的“婆罗门”是原人的嘴;由武士和贵族构成的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农民和牧民是吠舍是原人的双腿;作为奴隶的首陀罗是原人的双脚——这则神话故事,概括了印度“种姓制度”的基本内容,也是印度种姓制度的源头。

(吠陀神话中的“原人”)

将社会等级制度与民俗信仰深度绑定,是印度种姓制度时至今日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在用神话故事中的“原人”将印度上下阶层进行划分的同时,印度的雅利安人统治者还在吠陀神话中提出了“纯洁”与“不纯”的概念。

在吠陀文化的另一代表作《摩奴法典》中,提出了人身上十二种“不纯”的事物,其中包括人的唾液、粪便等等。《摩奴法典》提出,凡是长期与“不纯之物”相接触的人,都会变得“不纯”,这就让从事侍奉主人吃喝拉撒的奴仆,也就是首陀罗成为了印度社会中的最底层。

(19世纪的印度贫民)

“纯洁”与“不纯洁”概念的提出,让印度社会除了侍奉主人的首陀罗之外,还衍生出了一批“达利特人”。“达利特”在古印度语中是指“不可接触之人”,是比首陀罗更为低贱的“贱民”。他们主要从事城市清洁,处理尸体等工作,是每日与“不纯之物”打交道的职业工作者,是在印度最倍受轻视的一群人。

为了避免自身沾染“不纯”,印度的雅利安统治者不仅自身拒绝从事屠宰、清洁等在他们看来卑贱的劳动,让“首陀罗”和“达利特”为他们代劳,而且还严禁高种姓和低种姓之间的通婚。就这样,印度的高低种姓就在这样一套封闭的社会结构内代代相传,直至今天。

印度种姓制度,为何千年不倒

蒙古帝国的“四等人制”,随着1368年明军攻破大都(今北京)在华夏大地上宣告终结;法国的“三级制度”,因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而灰飞烟灭。那么,印度的种姓制度为何会历经千年,却依旧屹立不倒呢?

纵观印度历史,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涌现过很多致力于推翻印度种姓制度的挑战者,但它们要么只是暂时性地取得了胜利,要么就是出于统治阶级的需要,和印度的种姓制度最终融汇在了一起。

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向种姓制度发起挑战的人,是中国神话中的“如来佛祖”,也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摩尼。公元前6世纪,释迦摩尼创立佛教后,就在教义中鲜明地提出了“众生平等”的思想。

佛教思想代表作《长阿含经》这样记载道:“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生世故名众生。”

在佛教看来,印度吠陀神话中将世界以男女、尊卑、上下进行划分的行为,不具备任何的合理性。佛教认为,世界上只有“佛”与“众生”的区别。摆脱烦恼即可成佛,摆脱烦恼即为众生。

佛教的诞生,给推崇等级制度的印度教极大的冲击。但遗憾的是,当时的印度诸国林立,受战争、分裂等诸多历史因素的影响,佛教并未在印度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力,反而传播至东亚、东南亚各国,墙内开花墙外香。

在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阿育王曾将佛教短暂地确立为印度的国教,并积极推崇。但是随着阿育王于公元前232年逝世,孔雀王朝也土崩瓦解。再度陷入分裂的印度,让佛教的传播从此划上了句号,而民间普遍信仰的传统印度教则再次成为了印度的主流思潮。

公元8世纪,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征服印度西北部的信德地区,以武力的方式将一股新的思潮带来了印度。公元1206年,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富汗突厥人彻底征服印度北部地区,建立“德里苏丹国”,伊斯兰教由此成为了当时印度的主要国教。放弃印度教而改信伊斯兰教的印度西北部地区,成为了今天巴基斯坦国家的雏形。

为了让大部分印度人改信伊斯兰教,巩固穆斯林的统治,德里苏丹王国的数代王朝都对印度教的庙宇、神像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并且大规模兴建清真教堂。

然而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穆斯林在印度的宗教传播除了在印度的西北部地区获得成功外,在其他印度地区的影响堪称微乎其微。由于穆斯林统治者的压迫,印度民间对本土原始宗教的信仰不减反增。

此外,德里苏丹王国在历史上从未征服过印度半岛的南部地区,这让印度教和它推崇的种姓制度因此在印度半岛的南部得以保留。

在尝试用暴力的方式抹去印度教的痕迹以失败告终后,德里苏丹国的统治者只好对民间印度教的传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尽管在伊斯兰教同样拥有“众生平等”的教义,但是印度半岛的穆斯林征服者,尤其是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拥有着蓄奴的习惯。因此,这些对印度而言异族异教的征服者,有些时候也不得不援引印度教的教义,来阐释自身统治的合法性。

在这样的历史文化因素影响下,位于印度半岛的巴基斯坦虽没有和印度一样的种姓制度,却是在穆斯林国家中“种姓制度”最为严重的国家。在今天巴基斯坦的西部地区,民间流行着普什图人、信德族、俾路支人、旁遮普人之间区别通婚的习俗。从这些文化民俗的身上,都能看到印度“种姓制度”的身影。

(19世纪的巴基斯坦贵族)

随着15——16世纪欧洲大航海的兴起,位于十字路口的印度半岛逐渐成为了欧洲列强的殖民地。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特许状,成立不列颠东印度公司。1624年,英国在苏拉特登陆,开始在印度进行殖民。

与既往入侵印度的外族征服者不同的是,英国殖民者非常擅于利用当地的贵族阶层、宗教信仰和地域文化,让“当地人替英国治理当地人”,英国在印度建立最早的贸易据点: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就是通过收买当地的统治者贾汗吉尔获得的。

(英国殖民印度)

通过收买王公贵族、军事武装侵略等方式,英国于19世纪中叶控制了印度半岛的绝大部分地区。为进一步盘剥印度殖民地,英国确立了一套名为“柴明达尔”的土地制度,准许印度的王公贵族作为英国殖民者向印度农民征税的“中介人”。英国通过给予印度上层势力部分好处的方式,让印度的王公贵族彻底沦为英国的“守土官长”。

为了让当地的印度人能够信服这套殖民统治的方式,幕后操纵的英国自然愿意拔高印度上层势力在印度社会的地位。因此,具有千年的印度教和它的种姓制度再度被推到印度历史的舞台前,成为了维护印度封建统治阶层和买办阶层的文化思想工具。

(印度王公典礼上的英国军队)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印度的发展以及英国国力的相对衰落,印度谋求独立的声音此起彼伏。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的进一步衰落和全球民族独立浪潮的兴起让印度的独立已成大势所趋。

为了避免印度半岛上一个强大、统一的印度的出现,英国在离开印度殖民地之前留下了最后一手:大肆离间印度西北部穆斯林和印度本土印度教徒之间的矛盾,二者间的纠葛,让印度在20世纪40年代的尾声陷入到了空前的印度教宗教狂热中,为现代印度保留种姓制度埋下了隐患,也为1947年的印巴分治埋下了伏笔。

生活在底层的低种姓人民,究竟有多悲惨

1947年8月15日,印度最终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在印度随后颁布的宪法当中,印度当局废除了种姓制度在印度的存在。

其中,印度宪法第1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和出生地而受到歧视。”印度宪法第17条明文规定:“废除印度教中的不可接触制度,废止一切对首陀罗、达利特的不公待遇。”

为进一步保障低种姓群体的权利,印度还实施了“保留政策”,即在印度的议会两院中为低种姓群体保留一定的席位,在国有企业中为低种姓保留27%的名额,为低种姓出生的学生保留一定比例的升学名额,在印度公民的身份证中取消对种姓的记载等等。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今日的印度低种姓群体就能够拥有和印度高种姓群体一样平等的生活。尽管印度当局不止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推动种姓制度在印度的废除,

但种姓制度的思想依旧在印度民间根深蒂固。譬如印度家庭会讲求种姓之间的“门当户对”,认为接触人体毛、体液的理发师、下水道清洁工是“不洁”的化身,这种古老的印度种姓思潮,在印度的南部地区尤为严重。

(印度下水道清洁工)

在民间泛滥的种姓制度,促成了今日印度社会的风貌:备受歧视,屡遭强暴的印度妇女;污浊不堪,垃圾遍地的印度河流与街道以及对印度经济影响尤为严重的城乡贫富差距。

据国际刊物《农村发展杂志》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1世纪初,印度全国的平均识字率为63%,而印度的种姓识字率只有55%;印度儿童疫苗的普及率为44%,低种姓家庭儿童的疫苗普及率仅有40%;1995——2005年间,印度的贫困率为27%,低种姓群体的贫困率高达39%。在十年前,印度低种姓群体的贫困率更为严重,高达49%,几乎占据低种姓人口的一半。

时至今日,印度的种姓制度已成为了印度迈向现代化之路的一个巨大“包袱”。这个包袱之所以从始至终让印度无法摆脱,不仅在于种姓制度已与印度的民间宗教信仰高度融合,更在于它被印度的统治阶级视作阐述自身剥削统治合法性的工具,而被运用得得心应手。

具有千年历史的印度,虽历经过雅利安人、印度本土人、穆斯林和英国殖民者的历代统治,社会形态随之经历过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和变迁,但只要“人剥削人”的制度在印度一日存在,那么印度的种姓制度便一日不会消除。

或许,今天的我们真的需要感谢印度:正因为有印度“种姓制度”这个历史之鉴,我们才更能感受到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是多么了不起的创举,新中国今日人人平等的阳光,是何等地来之不易。

原创文章,作者:来自网友投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dyww.cn/article/20230512151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