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手铐的旅客(1980年于洋执导的电影)

《戴手铐的旅客》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惊险动作片,由于洋执导并主演,于1980年上映。

该片讲述了“文化大革命”初期,受到迫害的公安干警刘杰不计个人安危,克服重重困难,将盗取国家武器机密的特务绳之以法的故事。

剧情介绍

文革时期,某夜。科研所小黄(魏娜饰)被杀,发射导弹的A-1燃料被盗,正受审查的老公安刘杰(于洋饰)被列为嫌疑目标,公安部门发出追捕通辑令。

刘杰在南下的列车上发现了追捕他的苏哲(邵万林饰),苏正与造反派头目王莉(高菊梅饰)接头,同时苏也发现跟踪他的刘杰,便掏枪将刘打伤送往火葬场,火葬场老工人很同情刘的遭遇,协助他逃走。

刘杰找到王丰年(赵子岳饰),二人促膝长谈,更加坚定意志。刘杰的学生张强(马树超饰)也在追捕刘杰,他不相信刘杰是坏人。此时的刘杰在南逃的列车上碰到大串联的魏小明(蔡明饰),小明也尽力帮助他。跳车后被微山市公安局长他的老战友魏子恒逮捕,战友相见,百感交集,他向魏说明情况,得到魏的帮助。于是,捉拿真正凶手苏哲的行动展开了……

电影原声

《驼铃》

作词:王立平

作曲:王立平

演唱:吴增华

送战友,踏征程

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

路漫漫,雾茫茫

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样分别两样情

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

当心夜半北风寒,一路多保重

送战友,踏征程

任重道远多艰辛,洒下一路驼铃声

山叠嶂,水纵横

顶风逆水雄心在,不负人民养育情

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

待到春风传佳讯,我们再相逢

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

待到春风传佳讯,我们再相逢!

幕后花絮

1.当时一般的电影拍摄进度是一天12个镜头,但是在拍摄刘杰在列车上的戏时,于洋带领摄制组两夜一天拍出75个镜头。

2.该片中的一切涉及“文革”的情节是于洋及该片其他的演职员亲历过的,所以有时候在拍摄时他们会觉得难过。在拍主人公在战友家喝酒的镜头时,于洋真把半杯酒一口倒进肚子,随后眼睛一下子就红了,而扮演战友的演员的眼泪也马上流下来。

3.电影拍摄基地是大同,当时剧组工作人员连夜重新布置街道,在墙上刷标语,把大字报重新贴起来,红卫兵活动的舞台也再次搭建起来。第二天早,上班的人看到街上的情景后吓坏了,纷纷打电话给当地公安局问是不是“文革”又回来了。

4.于洋在部队时学过擒拿格斗,演刘杰助手的马树超来自石家庄公安局,有一身武功,片中所有的格斗场面几乎都是他俩设计的。

5.于洋在拍片时已经50岁了,却没有用替身。在拍大同石窟里的打斗戏时,他负了伤,被送到医院休息了两三天才回来接着拍。但是,片子拍完送去审查的时候,被批评说打斗的场面太多了,不得不剪掉了一部分打斗的镜头。

影片评价

该片不同于寻常一般惊险片之处在于:

一是它更注意发掘惊险事件本身所包含的社会意义。影片的故事充满戏剧性和传奇性色彩,不仅具备寻常惊险影片所不可缺少的紧张、曲折、惊险、离奇等情节要素,而且是特别集中和强烈地表现了全面大混战时期的敌我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二是影片的惊险事件没有冲淡而是更加强了人物命运、遭遇、性格、感情的描写,这是主人公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原因。

三是该片不是一味追求紧张激烈,而是急中有缓,动中生静。不过,影片的某些画面也存在不够生活化和艺术化的缺点,刘杰的勇武之举,有些夸张是过分的和造作的。

原创文章,作者:来自网友投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dyww.cn/article/20230516152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