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币(法定货币)

第一套人民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形势下,由人民政府所属国家银行在1948年12月1日印制发行的唯一的法定货币。在图样题材上,选择当时经济建设和新社会人们生活的图案,生动展现出我国解放事业及建国初期人们的政治、生活、文化、社会百态,使人们领略到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建设新中国、新社会的如火如荼激情岁月。

发展历程

第一套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由新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印制发行的唯一法定货币。

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分散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为适应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替代原来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区货币。为此,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当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同志为该套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行名。

1947年夏,解放战争进入我人民解放军胜利反攻阶段,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在各解放区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取得了一个个重大胜利,各解放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华北、西北、华东解放区逐步连成一片,各解放区之间贸易联系、物资交流日益发展。但是各地货币不统一,货币比价不固定,成为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的重大障碍,给野战军机动作战带来很大困难。因此,迫切需要改变各解放区货币版别多、种类繁杂、比价不同、相互折算不便的状况,统一各解放区货币。

1947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华北财经办事处成立,统一领导华北区财经工作,并着手开展统一货币工作。不久,晋察冀边区银行币停止发行,冀南银行币成为华北解放区统一货币。1948年1月,西北解放区停止发行陕甘宁边区银行币,西北农民银行币成为西北解放区的统一货币。10月,山东解放区北海银行币与华北解放区货币相互流通。11月,华北解放区统一流通北海银行币。从此,北海银行币成为山东和华中各解放区统一的货币。1948年底,全国各解放区除中原、东北等解放区自成独立货币体系外,华北、西北、华东三大解放区货币统一工作基本完成。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统一解放区货币,经华北人民政府、山东人民政府、陕甘宁和晋绥两边区人民政府会商决定,合并华北解放区的华北银行、山东解放区的北海银行和西北解放区的西北农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中国人民银行。首任总经理南汉宸,副经理胡景云、关学文。

同时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这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六字由当时的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同志题写。第一批发行的人民币有10元、20元和50元三种券别,首先在华北、山东和西北三大解放区流通使用。随后发行了1元、5元和100元三种券别的人民币。此后,各种券别和版面的人民币逐步推广到全国各个解放区。

第一套人民币是在统一各革命根据地货币的基础上发行的。发行统一的货币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抗日战争胜利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就开展了统一货币的工作。如华中解放区发行统一的华中币,收回和统一原来新四军开辟的各的抗日根据地发行的多种名称不同和币值不等的地方货币。其它解放区也采取了类似的统一货币的措施。但是,在各解放区统一货币工作尚未完成时,国民党反动派就发动了全面内战,解放区许多地方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统一各解放区货币工作不得不暂时停止。

兑换旧币

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后,原来流通在各解放区的地方币陆续停止发行,并按规定比价收回。在全部收回前,按一定比价照常流通。其比价是:人民币对冀南银行币、北海银行币、华中银行币和中州农民银行币比价为1:100;人民币对晋察冀边区银行币、东北银行币、热河省银行币和长城银行币比价为1:1000;人民币对西北农民银行币和陕甘宁边区商业流通券比价为1:2000。

图案及劵别

1949年1月,北平解放,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到北京。全国解放后,各大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人民银行相继成立。1951年底,除西藏自治区和台湾省外,全国范围内货币已经统一,人民币成为中国唯一的合法货币。到1953年12月,人民币发行券别有1元券、5元券、10元券、20元券、50元券、100元券、200元券、500元券、1000元券、5000元券、10000元券、50000元券等12种;版别共62种。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在图样题材上,选择工业、农业、商业、纺织、交通、运输、工厂和矿山等当时经济建设和新社会人们生活的图案,体现了第一套人民币的真实历史意义、地位及作用,生动展现出中国解放事业及建国初期人们的政治、生活、文化、社会百态,使人们领略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建设新中国、新社会的如火如荼激情岁月。其中“水牛图”、“打场图”、“帆船图”、“马饮水图”、“蒙古包”是百姓熟知的版别。

第一套人民币种类繁多,币别复杂,有12种面额62种版别,第一套人民币中名币济济,不少藏品被誉为藏界的精品,像“绝品四珍”和“十二珍品”都是享誉钱币收藏界的名贵收藏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人民币自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1949年发行的正面万寿山图景100元券和正面列车图景50元券各有两种版别)。

版别

在最早的印刷中我们已建立了很严格的管理制度,其中第一条就是没有总行批准是不准印制的,各版别的纸张和颜色都要经总行批准,这就在管理上上了个台阶,严格统一了管理要求,有了统一的技术标准。

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20元券第二版万寿山(甲)和20元券第七版万寿山(乙)、50元券第二版火车大桥(甲)和50元券第三版火车大桥(乙)、50元券第四版列车(甲)和50元券第五版列车(乙)、100元券第三版万寿山(甲)和100元券第四版万寿山(乙)以及100元券第六版北海桥(甲)和100元券第七版北海桥(乙),这五对人民币的图案相同,颜色不同。另外,1000元券第一版耕地券是第一套人民币中唯一一枚狭长币,其规格为150mm×62mm。第一套人民币票面全额为176552元,市场价值500万元一套,升值28倍之多。

流通

人民币发行后,逐步扩大流通区域,原各解放区的地方货币陆续停止发行和流通,并按规定比价逐步收回。194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到北平(今北京),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至1951年底,人民币成为中国唯一合法货币,在除台湾、西藏以外的全国范围流通(西藏地区自1957年7月15日起正式流通使用人民币)。1955年退出流通。

设计与不足

在设计上,第一套人民币统一了版式,扫除了原有其他货币的半殖民地色彩,票面上取消了英文,不再采用行长的签字,而采用印章,正面所印的年号用“中华民国三十七年”,背面使用公元纪年1948。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故事,在最初设计中票面上有毛泽东头像,于是图案改为了与经济建设和新社会的人们所经历的生活有关的图案,如农耕、纺织、交通、运输、工厂和矿山等图景,如壹圆“工人和农民”、贰拾加圆“施肥”、壹佰圆“运输”等。50多年过去,从第一套人民币上的各种画面,还能强烈地感受到建国初期那种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由于当时各解放区的环境和全国解放初期条件的限制,第一套人民币的设计思想还不够统一,图案既有反映工、农业生产的劳动场面,也有反映交通运输的情景,还有的反映北京等地名胜古迹的……内容繁杂,主题思想不突出、不明确。钞票种类多,面额大小差别大。

从1948年12月到1953年12月,共印制发行了12种面额、62种版别的人民币,最小面额只有1元,最大面额则是50000元。到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后期,1元券几乎退出流通领域。印制工艺多样,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为了用最快的速度进行钞票的印制、发行,以满足解放战争的需要,当时只得采取应急措施,老厂新厂一齐上,新旧设备一齐用,工艺上采用了石印、凸印、凹印、胶印、凸凹合印、凸胶合印、胶凹套印等七种技术,纸张、油墨等主要原料也都是就地取材。因此,钞票的质量差别较大、参差不齐。

发行背景

中共在国共内战中节节胜利,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同时期国民政府为应付战争开支,发行的的金圆券没有足够黄金等硬通货和美元的支撑,造成了恶性贬值。原来各“解放区”所发行的货币种类繁多,折算不一,非常不便。为此,中共于1948年在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并同时发行了统一的人民币取代了各“解放区”及原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稳定了金融秩序和经济活动。

票面特征

第一套人民币由于受战争环境和当时的经济条件影响,而采取多个地区分散设计、制版、印制和分地区就近发行的办法,所以第一套人民币的票面图案繁杂多样,既有劳动场面,也有交通运输的场景、名胜古迹等。文字由上而下,由右至左(除了伍仟元面额的“渭河桥”)。大部分先行发行的为民国纪年和一部分晚期发行的为公元纪年。

历史变迁

⒈中国人民银行钞票,最早见于1948年11月25日《华北银行总行关于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的指示》。

⒉新币,最早见于1948年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布的金字第四号公告,为区别解放区钞票,称解放区钞票为“旧币”,称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为“新币”。

⒊中国人民银行券,最早见于1949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新币发行各种问题的答复》一文。

⒋人民券,最早见于1949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新币发行各种问题的答复》一文。把中国人民银行券简称为“人民券”。

⒌人民币,最早见于1949年6月14日上海市直接税总,直税字第一号《上海市印花税稽行办法》。“人民币”这一名称第一次开始出现在中国大地上。

⒍第一套人民币,1950年8月为设计新的人民币(指第二套人民币)时,中国人民银行设计方案和组建人员,称前一套人民币为第一套人民币。

收藏

第一套人民币面值多且种类复杂,而且流通时间短,部分版别的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和流通数量非常少。第一套人民币停止使用时间已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其间又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经济改革,因此收藏者留存下来的不多,能将之集全者实属凤毛麟角。全套八成新品相的第一套人民币,价格接近百万元;全套全新价值高达300万元。

收藏旧币首先要注意品相,一般来说,纸币首先一定要完整,另外藏品起码要七八成新。由于第一套人民币的品种多、印刷水平差别很大、防伪效果较差。而一些在收藏市场见到的所谓真品如果价格太便宜的话应小心真伪。

收藏家

刘文和是北京市钱币学会常务理事,他收藏第一套人民币始于1993年。他介绍:“当时,台湾收藏家李庚申集齐了整套第一套人民币,并出版了一部图集。此后,第一套人民币的收藏热潮开始在国内外掀起。”

刘文和告之,第一张人民币于1948年4月开始设计、审批,设计者是原晋察冀边区银行的王谊久和申乃镛。第一套人民币共有12种面值,最小面值为1元,最大面值为5万元。

第一套人民币极具收藏价值,刘文和感叹:“遗憾的是,当时的人并没有想到它的收藏价值,在1955年全国发文要收回时,短短100天,就收回钱币流通量的98.1%。这是几套人民币回收最快的一次。”刘文和有些难过,“当年为了填饱肚子,根本没有想到它的历史价值,银行也没有保留原始档案,所以今天只能高价回收。”

然而,台湾人李庚申早就注意到第一套人民币的价值,自1965年起开始收藏。当时,唯一与他抗衡的还有一个新加坡人和美国人。1983年他自费印刷了第一套人民币图册,一度使第一套人民币价值升到7万元一张,其中的牧马图升到25万元一张。

1987年,李庚申抵押了自己的全部家产,把精力全用在收藏第一套人民币上,并在内地雇佣了几个专职人员到各地收购,终因开支过大而倾家荡产。1998年他逝世后,第一套人民币价值有些回落,后被新加坡人购得。1993年,一套6到7成新的牧马图已经可以达到27万元,9成新的已经可以拍到80万元。在2005年的佳士得拍会上,一张面值1万圆1951年发行的8成新牧马图竟创下20万元的拍卖纪录。

特殊版别

1000元券第一版(耕地)是第一套人民币中唯一一枚狭长币,其规格为150mm×62mm。除1000元狭长版外,第一套人民币票幅规格长宽比例都是2:1左右,只有这版1000元券票幅比例是2:0.8。

5元第三版(牛)是现有五套人民币中,唯一印有“光华印刷厂印制”手写体字样的币种。

500元第六版(瞻德城)、1000元第六版(牧马)、5000元第四版(牧羊)和10000元第一版(骆驼)这四版人民币的背面印有维文“中国人民银行”字样。

5000元第三版(骆驼)和10000元(牧马)这两版人民币的背面印有蒙文“中国人民银行”字样。

按规定,所有的人民币在正背面都标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但只有佳木斯印刷出产的1000元纸币,背面没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原因可能是当时处在战时,通讯不便引起的,因此这也成为第一套人民币诞生于特殊历史时期所具有的特殊之处的最好注解,也是区别于后面几套人民币的重要一点。还有一张五元的牛图,是唯一一张上面印有“光华印刷厂印制”字样的纸币,也是由于当时的特殊历史环境造成的。

成立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金融史上有3个不可磨灭的里程碑。一个是1932年江西瑞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第二是1941年延安的陕甘宁边区银行,第三个就是1948年12月1日在石家庄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

解放前夕,全国已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银行30余家,发行各种票面货币257种。1947年7月,在华北财经办事处主任董必武的提议下,经中央同意,开始组建中央银行,在华北、西北、华东三大解放区准备发行统一货币,当时很多人建议用“联合银行”、“解放银行”以及“全国解放银行”等名称。后来晋察冀边区银行的副总经理何松亭建议,采用“中国人民银行”这样一个名字。1947年10月,董必武致电中央,未来的中央银行定名为“中国人民银行”。经中央批准之后,决定用“中国人民银行”这个名称。

1948年11月初,董必武提出,要在平津解放前,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解放区统一货币。于是将西北农民银行和晋察冀边区的华北银行以及山东解放区的北海银行合并,在石家庄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原华北银行总经理南汉宸任中国人民银行总经理。原定1949年1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决定,提前到1948年12月1日。在中国金融货币史上,1948年12月1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上午9时首次发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后来简称人民币。

管理

收藏人民币的管理要比邮票好一些,邮票比较娇气,容易发霉、发黄、虫蛀、长斑点等。如钱币无背胶,用高级纸印制工艺也很高,但如果不注意保管,也会出现损坏钱币等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实践经验教训,谈点初浅体会。

第一步,灭菌处理。钱在流通过程中,千万双手接触,会染上细菌、汗渍、水、灰尘等脏物的侵袭。珍藏应将收藏来的钱币首先进行灭菌和清理。最简便有效的灭菌方法是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灯有15瓦、20瓦、30瓦三种。消毒钱币一般用30功率的紫外线灯,照射时温度以15~30度为宜,在20~40厘米距离内照射30~40种可杀菌,效果良好,在没有紫外线条件的地方,也可将钱币放到太阳里晒2~3小时,也可达到灭菌,排除水分的目的。

第二步,进行塑料密封。将消毒后的钱币用镊子把钱币装入制式塑料护币袋,然后将塑料护币袋密封起来,其方法也很简单,只要一把普通的小功率电烙线和一把直尺子。电烙线是要进行一下简单的改造,将烙线头用锉刀锉出一小刀口状就行,使用时,待铁烧热后,用直尺压住密封口,用烙线一刀划过去,将多余部分划掉,划过的同时,袋口也就自然在高温中密封好了。为了长期保存,也可将钱币装入塑料护币袋,像塑料照片一样,进行塑封,今后需要取出时,用剪刀在护边上剪开,再用镊子将币取出。密封后的钱币可以保护品相,不被汗渍、灰尘等污染。

第三步,装入钱币册。第三套人民币册种类较多,应尽量选择质量比较好,钱币种类多,设计比较精美的币册。币册买来后,将塑料的钱币对号入座,放入应有的位置,这样既节约,又实惠,既便于管理,又便于欣赏研究,既保护了品相,又能存放多年,一本万利。

第四步,放入箱柜内。存放一般用杉木箱、铁盒、保险柜等一些密封得较好的容器内。为使藏品不变质,不要用像本箱存放。在箱内摆放的币册要有空隙,摆放时应注意方式,不宜叠放,以防压坏钱币。

第五步,放入干燥剂。钱币放入箱柜后,要注意防虫、防潮、防霉。防虫主要是防无翅昆虫在钱币上打洞,常用的药物有卫生球、樟脑丸和二氧化碳,防潮主要是存放钱币册箱柜的密封性,防霉主要用干燥剂和调整存室内的湿度,采取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保护钱币。除此外,采取保养措施。根据季节变化,2~3个月进行一次通风和晾晒,这可保品相光辉常在。

原创文章,作者:来自网友投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dyww.cn/article/20230621155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