芘(有机化合物)

芘(读音:bǐ),有机化合物,淡黄色单斜晶体(纯品为无色),具有芳香,可燃,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可进行亲电取代,如卤化、硝化、磺化等反应。芘主要存在于煤焦油沥青的蒸馏物中。芘为有机合成原料,经氧化可制取1,4,5,8-萘四甲酸,用于染料、合成树脂、分散性染料和工程塑料;酰化后可制还原染料艳橙GR及其他多种染料。还可制杀虫剂、增塑剂等。芘遇明火、高热可燃,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性质简介

性状:单斜棱柱状或片状结晶,纯品为无色,含有并四苯时则呈黄色。固体或溶液均有微蓝色荧光。

溶解情况: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二硫化碳、苯和甲苯、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

熔点:150℃(另有资料称156,145-151℃)

沸点:393.5℃

相对密度:1.271(22/4℃)

闪点:210℃

稳定性:稳定

化学性质:可燃,可进行亲电取代,如卤化、硝化、磺化等反应,通常发生在3位。可被氧化成芘醌,控制氧化剂的量能使芘氧化产生不同的羰基数目。有很强的荧光,在丙酮中、量子产率可达0.99。芘的晶体加电压可发光,最初用于电致发光研究。可聚合,得到导电的聚芘。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毒理学数据

本品有毒。急性中毒时,先引起兴奋,随后转为抑制、痉挛、四肢轻瘫、眼及上呼吸道黏膜刺激。大鼠LD50为0.17mg/L,小鼠LD500.8g/kg。

生态学数据

总括注解

水危害级别3(德国规例)(通过名单进行自我评估)该物质对水是极其危害的。

即使是小量,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

即使是极其小量的产品渗入地下也会对饮用水造成危险。

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贮存方法

贮存

密封保存

塑料袋包装,系属危险品,按危险品规定运输。

合成方法

在高温焦油中含量约1.2%~1.8%。1.以二蒽油为原料,真空精馏,萃取,重结晶,提纯。2.以蒸馏蒽油高于360℃残渣为原料,精馏切取芘馏分,以苯为溶剂,浓硫酸洗涤,除去盐基及不饱和化合物,再以溶剂油重结晶即得纯品。3.烟草:OR,26。

来源

芘主要存在于煤焦油沥青的蒸馏物中。将中温沥青减压蒸馏,同时向蒸馏釜通入少量直接过热蒸汽,切取芘的窄馏分,然后用溶剂油和乙醇混合溶液,或苯和溶剂油的混合溶液重结晶,即得到纯度95%的工业芘。可比蒽油分出。

主要用途

可直接氧化成芘醌。有机合成原料,经氧化可制取1,4,5,8-萘四甲酸,用于染料、合成树脂、分散性染料和工程塑料;酰化后可制还原染料艳橙GR及其他多种染料。还可制杀虫剂、增塑剂等。芘经氧化可制取1,4,5,8-萘四甲酸,用于染料,合成树脂,杀虫剂等产品的生产。

环境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未见急性中毒报道。长期接触3~5mg/m3,可见头痛、乏力、睡眠不佳、易兴奋、食欲减退、白细胞增加,血沉增速等。低于0.1mg/m3,未见不良影响。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2750mg/kg(大鼠经口);800mg/kg(小鼠经口);LC50170mg/m3(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3.6mg/m3×4月血色素、红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加,肝糖元增加,镜见蛋白尿;人慢性吸入车间浓度3~5mg/m3有头痛、乏力、睡眠不良,易兴奋,食欲减退,白细胞增加,血沉增快;人慢性吸入车间浓度0.1mg/m3无不良影响。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成分未知的黑色烟雾。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暂缺资料)

4.实验室监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城市和工业废水中有机化合物分析》王克欧等译。

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5.环境标准

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03mg/m3(皮)。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1)泄漏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收集运到空旷处焚烧。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2)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可采用安全面罩。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误服者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1211灭火剂、砂土。用水可引起沸溅。

危险说明

危险代码:N

危险等级:50/53

安全等级:60-61

联合国编号:UN3077

原创文章,作者:来自网友投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dyww.cn/article/20221207119400.html